阳离子-Π相互作用

作品数:16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窦建民李大成乔辉汪朝旭刘峥军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聊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曲靖师范学院学报》《广州化工》《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生物信息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阳离子-π相互作用调控提升单原子催化剂性能的通用策略
《中国科学:化学》2024年第7期969-970,共2页谢毅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具有金属原子利用率高、金属活性位点可设计性强、金属配位不饱和度高等优势,在众多催化反应过程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是当前能源转换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1].由于金属单原子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其容易发生聚集,需要...
关键词:催化反应过程 单原子 原子利用率 强相互作用 不饱和度 载体材料 能源转换 原子级 
双吲哚基缩醛胺动态交联聚合物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1-7,共7页王伦 杨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973076);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1YJ0059);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基金项目(2021JDJQ0033)。
通过吲哚和对硝基苯甲醛的脱水缩合反应合成了含双吲哚的氨基单体3,3′-((4-氨基苯基)亚甲基)双(1H吲哚)(DINA),再将1,3-双(4′-氨基苯氧基)苯、DINA和甲醛在低温下反应合成了双吲哚基缩醛胺动态交联共价网络(DINA-HDCN),最后在聚合物...
关键词:双吲哚基缩醛胺动态交联共价网络 阳离子-Π相互作用 机械性能 解交联 
基于阳离子-π的高强韧聚酰亚胺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8-15,共8页张宇宇 常冠军 马腾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973076)。
为提高聚酰亚胺薄膜(PI)的强度和韧性,设计了一种含有阳离子-π结构的PI-Na薄膜。通过在聚酰亚胺中引入Na^(+)和吲哚基团构筑“点对面”的多重结构,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以及EDS能谱等证明了阳离...
关键词:聚酰亚胺 阳离子-Π相互作用 Na^(+) 吲哚 增强增韧 
酸性染料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分子识别特性研究
《化学通报》2014年第12期1189-1195,共7页张婷婷 高保娇 李晓静 余依玲 
山西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3021009-1)资助
本文使用"接枝交联聚合与印迹过程同步进行"的分子表面印迹方法,以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功能单体,以活性艳红X-3B(RBR)为模板分子,制备了酸性染料分子表面印迹材料,并考察了印迹材料的分子识别性能。在水溶液中,...
关键词:酸性染料 分子表面印迹 静电相互作用 阳离子-Π相互作用 分子识别 
碱(土)金属离子与2-(3′-羟基-2′-吡啶基)苯并噁唑阳离子-π复合物及其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化学学报》2012年第12期1347-1354,共8页易平贵 刘峥军 汪朝旭 侯博 于贤勇 李筱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1172066;20772027);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s.10JJ4011;11JJ2007);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No.09K081)~~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碱(土)金属离子(Li+,Na+,K+,Be2+,Mg2+和Ca2+)与2-(3'-羟基-2'-吡啶基)苯并噁唑(HPyBO)的36种阳离子-π复合物的初始构型进行了几何全优化,并计算了其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碱(土)金...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DFT) 阳离子-Π相互作用 分子内质子转移 自然键轨道理论(NBO) 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 
阳离子-π相互作用对整合素α_4β_7配体结合亲和性及其信号转导的调控被引量:1
《中国基础科学》2011年第3期33-37,共5页潘有东 张坤 岳姣 陈剑峰 
淋巴细胞在血管内皮表面的黏附和迁移是炎症反应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和关键环节,这一过程是由淋巴细胞表面的一类特殊黏附分子——整合素所介导的。研究显示,整合素α4β7的异常表达和活化与一些人类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关,如溃疡性结...
关键词:整合素 阳离子-π 相互作用 细胞黏附 细胞迁移 信号转导 
阳离子-π相互作用在两种典型蛋白质折叠型中的偏好性被引量:1
《生物信息学》2011年第1期76-81,共6页乔辉 李晓琴 徐海松 孔令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427);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4092008)资助项目
阳离子-π相互作用是一种在阳离子和芳香性体系之间形成的一种作用力。在蛋白质中,带正电荷的氨基酸(Lys、Arg)和芳香族氨基酸(Phe、Tyr、Trp)之间可以形成阳离子-π相互作用。对α/β类蛋白中两种典型折叠类型――单绕和双绕的研究表明...
关键词:单绕 双绕 阳离子-Π相互作用 
典型蛋白质折叠中阳离子-π相互作用的特异性
《物理化学学报》2010年第10期2828-2832,共5页乔辉 李晓琴 徐海松 孔令强 彭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427);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4092008)资助项目~~
蛋白质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是带正电荷的氨基酸(Lys、Arg)和芳香族氨基酸(Phe、Tyr、Trp)之间的一种作用力.对α/β类蛋白中两种典型折叠类型(单绕和双绕)的研究表明:(1)单绕结构中阳离子-π相互作用的分布密度大约是双绕结构中的2.6...
关键词:单绕 双绕 阳离子-Π相互作用 特异性 
乙酰胆碱与芳香体系间阳离子-π的理论研究
《广州化工》2009年第6期71-74,共4页汪朝旭 刘和秀 
湖南科技大学人才引进基金(E50814)资助项目
采用密度泛函PBE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了乙酰胆碱与芳香π体系(甲苯、对甲基苯酚和甲基吲哚)相互作用的构型和相互作用能。进一步采用扩展过渡态ETS方法对相互作用能进行分解,探讨标题体系中阳离子-π相互作用的物理本质,...
关键词:密度泛函方法 扩展过渡态 阳离子-Π相互作用 能量分解 电荷转移 
第一主族阳离子-苯复合物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英文)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66-72,共7页曾荣英 邝代治 唐文清 李俊华 冯泳兰 陈志敏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Hunan Provile(05JJ40015)
运用从头算MP2和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第一主族阳离子-苯复合体系的构型进行了自由优化,并定义阳离子位于苯环正上方。频率计算表明为合理构型,复合物的键长、原子电荷、分子轨道成份、前沿轨道能等表明,碱金属...
关键词:第一族离子-苯复合物 阳离子-Π相互作用 量子化学 B3LYP MP2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