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融

作品数:190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柳宋锡祥谢璐杨松罗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企业家》编辑部《汽车观察》编辑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商务周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仰融的汽车家国梦
《商务周刊》2009年第24期37-37,共1页周梓悦 
远避美国7年,仰融从未被国人遗忘,每当有人提起"落马富豪"、"企业家原罪",他的名字总是一遍遍名列其中。但与其他同列者不同,52岁的仰融决心卷土重来。2009年6月,国内各财经媒体纷纷报道了仰融欲回国造车的大手笔"83111计划":
关键词:仰融 汽车 财经媒体 企业家 原罪 造车 
华晨高管抛股隐情
《商务周刊》2004年第17期66-69,共4页王晓玲 
在国有公司借MBO如火如荼的产权改革大潮中,华晨确实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案例。这个曾经的MBO先驱,在仰融案中管理层MBO计划被叫停后,阴差阳错保留了国有控股公司身份。
关键词:郎咸平 第一大股东 管理层 国有控股公司 中华轿车 国有公司 产权改革 上市公司 仰融 辽宁省 
仰融给辽宁省政府上法律课
《商务周刊》2003年第24期10-11,共2页高昱 
从美国法院的外交照会和传票送达中国外交部开始,我们更关心仰融和辽宁省政府的这起官司,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因为我们想知道事实的真相。
关键词:辽宁省政府 仰融 美国国务院 民营企业家 中国外交 司法文书 郎咸平 国际法院 中国知识分子命运 法治精神 
仰融偷走了华晨?
《商务周刊》2002年第23期24-33,共10页吴金勇 王晓玲 
近半年来,漫天的传言、相左的说法,和前后矛盾的公司公告笼罩着华晨。 总资产200多亿的华晨系及其境内外6家上市公司、神秘的仰融。其背后的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财政部、辽宁省以及民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各种性质的主体,均因华晨...
关键词:仰融 基金会 中国金融 国有资产 教育发展 辽宁省政府 王海 华晨集团 教育基金会 财政部 
仰融的“辽宁恩仇录”
《商务周刊》2002年第23期34-38,共5页王晓玲 吴金勇 
仰融与辽宁曾经互相成就——一个从手工作坊式的老厂蜕变成了著名的汽车厂商,并梦想成为中国的底特律;一个出现在中国富豪的排行榜中,从默默无闻的幕后走上公众前台。但是,当既得的利益开始破坏游戏规则时。
关键词:仰融 金杯汽车 辽宁省 华晨集团 法人股 资产经营公司 宁波 财政部 轻型客车 农机汽车 
摸过河后回头看
《商务周刊》2002年第23期39-39,共1页
如果仰融真的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国有资产代理人,那么,被愚弄的我们除了感慨一声“仰融太狡猾了”,不禁还要问一句:仰融试图转移国有资产没有成功,会不会有其他的仰融成功了?
关键词:仰融 回头看 交通标线 死线 国有资产代理 民营企业家 开始就 帽子 法规法律 职务侵占 
态度
《商务周刊》2002年第24期12-12,共1页
“私人致富之道,若用于国家行为,失业乃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凯恩斯的一句话 “一匹千里马死后.连死马都将买不着了。” ——在看到华晨汽车罢免仰融董事职务,而仰融则罢免吴小安等6人圆通科技董事职务的新闻后,一位网友慨叹道 ...
关键词:仰融 董事职务 圆通 吸毒者 国家行为 千里马 网友 康家沟 股票 凯恩斯 
“红色资本家”的黑色十月
《商务周刊》2002年第21期10-11,共2页任雪松 
在秋色肃杀的十月,曾经呼风唤雨的国营企业管理大员们纷纷落马成为一道新景观。这些掌控着几十亿、上百亿国有资产的“红色资本家”,却并没有与贡献相匹配的剩余价值索取权。
关键词:李经纬 资本家 仰融 剩余价值索取权 国企领导 经营者 健力宝饮料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企业家 新景观 
品牌新闻
《商务周刊》2002年第13期16-17,共2页
就在人们还在猜测去年冒升的资本大亨华晨究竟产权谁属时,华晨公司6月19日突然宣布,其创办人兼主席仰融不再担任主席一职,由副董事长吴小安接替。仰融仍将留任董事,吴小安则公开表示:“由于仰融未照顾股东利益,(大股东)中国教育基金已...
关键词:家乐福 市值 新闻 仰融 通用电气 微软 冰激凌 调整计划 创办人 联合重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