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变态反应

作品数:58被引量:13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高丽田树革王鹿黄承杰段富津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成都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薯蓣丸抗I型变态反应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3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9期852-854,共3页黄腾炜 洪蕾 
目的:探讨薯蓣丸抗I型变态反应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卵白蛋白为变应原制备大鼠I型变态反应模型,制备抗卵白蛋白的抗血清(含IgE),采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法观察测定各组动物蓝斑直径、蓝斑光密度(OD)及蓝斑抑制率;以抗...
关键词:薯蓣丸 I型变态反应 IL-4 IFN-Γ 
漳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分布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福建医药杂志》2016年第2期135-137,176,共4页唐聪海 林小晶 徐秀凤 原敏 
目的调查漳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sIgE)分布情况,为过敏性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sIgE。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之间过敏原的差异。结果 584例患者中,过敏原sIgE阳性495例...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I型变态反应 
交叉反应在I型变态反应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年第1期29-32,共4页徐峰 郦斐 徐金华 
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体内检测和体外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特异性病因诊断。由于过敏原间交叉反应的影响,为其病因诊断带来困扰。阐述交叉反应的常见原因,包括结构类似的蛋白家族和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并提出...
关键词:超敏反应 速发型 交叉反应 变应原 多糖类 
氯雷他定在儿科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年第3期80-81,共2页马丽 朱星光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Ⅰ型变态反应的临床治疗和出院随访,探讨氯雷他定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11年8月—2012年6月84例Ⅰ型变态反应患儿为观察组,2011年8月以前的Ⅰ型变态反应患儿8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氯雷他定,对照组...
关键词:氯雷他定 医院 儿科 超敏反应 治疗应用 
抗I型变态反应的药物作用靶点及其新药研发被引量:4
《中国新药杂志》2013年第4期417-421,446,共6页邓政 蒲小平 
I型变态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困扰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严重的可致死。现有抗I型变态反应药物存在着各种问题,研制该类新药已成为国际各大制药公司的共同话题。本文将从新药研发的角度,围绕I型变态反应发病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就抗...
关键词:I型变态反应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 靶点 新药研究 发展趋势 
中药注射剂对I型变态反应试验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第6期801-805,共5页黄崇刚 罗先钦 李恒华 刘剑毅 梅小利 徐嘉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专项项目(06-07ZP39)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测定致敏动物血清IgE抗体和组织胺含量,观察其与过敏反应是否具有相关性,为提高I型过敏反应试验预测的准确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3种中药注射剂进行PCA,ASA试验和类过敏反应研究,用ELISA法对致敏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类过敏反应 佐剂效应 特异性IgE 血清总IGE 组织胺 
蜂蜇伤过敏性休克2例被引量:2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年第3期164-165,共2页李胜亮 张淑琴 武志宏 秦翠萍 栗涛 马素凤 李佳 
关键词:蜂蜇伤 迟缓相 I型变态反应 过敏性休克 
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2期119-119,共1页冷建军 代琳 
关键词:微波热凝筛前神经 变应性鼻炎患者 疗效观察 鼻内窥镜下 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治疗 鼻内镜下手术 鼻后下神经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脱敏治疗被引量:3
《中国医刊》2010年第1期42-43,共2页王辉 袁菲 
脱敏疗法也称为减敏疗法或特异性免疫治疗。1997年WHO提出特异性变态反应疫苗治疗(SAV)的专业新名词,并指出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惟一能够影响过敏性疾病基础机制从而改变其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过敏性鼻炎一哮喘综合征(CARAS)是世界...
关键词:哮喘综合征 过敏性鼻炎 特异性变态反应疫苗治疗 脱敏治疗 特异性免疫治疗 过敏性疾病 I型变态反应 减敏疗法 
慢性荨麻疹的中西药物治疗被引量:1
《基层医学论坛》2009年第28期928-929,共2页赵炳林 
慢性荨麻疹多属I型变态反应引起,是一种暂时性的皮肤黏膜局限水肿及红色风团反应。主要是抗原刺激肥大细胞等,释放组织胺化学递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而产生荨麻疹症状。现将治疗该病的中西药...
关键词:中西药物治疗 慢性荨麻疹 I型变态反应 毛细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强 平滑肌收缩 皮肤黏膜 肥大细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