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3阶段

作品数:31被引量:42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幼平何嘉宁李小强周新郢张玉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地球与环境》《第四纪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南栾川龙泉洞遗址石器工业研究
《中原文物》2024年第3期46-53,共8页李璇 顾雪军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洛阳地区古人类石器工业及其生存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9CKG005)阶段性成果。
龙泉洞遗址是以小石器为主的简单石核石片工业,原料的利用程度不高,剥片、修理以及使用更多体现了古人类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不同层位的石制品在整体文化面貌和技术上没有明显变化,但存在能够反映该技术传统内部缓慢发展的微弱变化,石制...
关键词:龙泉洞遗址 MIS3阶段 石器工业 古人类行为 
大厂凹陷MIS3阶段以来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年第6期2291-2299,共9页刘晓燕 戴训也 袁四化 
防灾科技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Y202151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22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303902-04)。
深海氧同位素3-1阶段是指深海沉积物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的第四纪末次冰期至冰后期的一个时期,期间气候表现为间冰阶、极端寒冷、多次千年尺度气候事件至最后转暖多个变化特征,相关气候变化沉积响应及影响因素等科学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
关键词:气候变化 地球化学指标 大厂凹陷 华北平原 
MIS3阶段千年尺度突变事件在中国石笋δ^(13)C记录中的印迹
《中国岩溶》2022年第4期636-647,共12页罗雪琳 周颖 付天祥 聂旻敏 梁怡佳 董进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287,41472317);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2110304106Y);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2120)。
基于山西阳泉市莲花洞石笋8个^(230)Th年代和109个δ^(13)C数据,获取了末次冰期54.5~41.1 ka BP期间平均分辨率为120年的δ^(13)C记录。综合对比亚洲季风区29°~41°N之间5条独立定年的、高分辨率石笋δ^(13)C记录表明:不同洞穴石笋δ^(...
关键词:黄土高原 石笋δ^(13)C记录 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 气候突变事件 
中国真猛犸象和披毛犀化石^(14)C年代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
《人类学学报》2022年第3期551-562,共12页赵克良 姜海涛 王元 同号文 张雅平 葛俊逸 周新郢 金昌柱 李小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2212);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XDB26000000);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项目([2015]680)。
真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和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其消亡的年代和原因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本文对黑龙江青冈县英贤村最新出土的5个真猛犸象和5个披毛...
关键词:青冈县 MIS3阶段 末次盛冰期 大型哺乳动物灭绝 埋藏地层 
安徽省池州地区距今3万年以来古植被演替过程及晚全新世人类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2022年第1期151-160,共10页黄康有 周怡君 陈聪 汤永杰 岑彩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7414);广东省引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016ZT06N331);2021年度广东省自然资源事务管理-生态林业建设专项资金(2021GJGY001)。
通过对长江下游安庆池州市地区钻孔岩芯开展古环境变化研究,基于岩芯5个沉积物样品的AMS14C测年结果建立沉积深度-年龄框架,根据孢粉分析结果探讨研究区域MIS3晚期以来古植被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全新世晚期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干扰信号。研...
关键词:长江流域 MIS3阶段 孢粉分析 古环境 
渤海湾西北岸MIS3阶段以来的海侵特征被引量:2
《地质通报》2021年第5期721-733,共13页黄猛 韩荣文 牛毅 胥勤勉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河北怀安—内蒙凉城地区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035);《燕山-太行成矿带丰宁和天镇地区地质矿产调查》(编号:DD20160042)。
晚更新世以来渤海湾沿岸普遍出现三期海侵,不同学者通过钻孔以及古海岸遗迹分析探讨了渤海湾西岸、南岸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沉积演化及海平面变化,而渤海湾西北岸地区晚更新世海侵沉积特征、古生物特征及海侵层对比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
关键词:渤海湾西北岸 海侵 最大海侵边界 沉积特征 
渤海湾西MIS3阶段海侵边界探讨被引量:2
《中国地质调查》2021年第1期89-96,共8页鲁庆伟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1∶5万静海、唐官屯幅区域地质调查(编号:津[2016]01040-14)”;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津市蔡公庄乡幅、南台幅、中旺镇幅和太平镇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编号:国土房任[2014]20号)”项目联合资助。
渤海湾西天津南部平原区是研究海侵和海平面变化的天然理想场所。基于2个钻孔(ZKQ1孔和ZK1孔)沉积特征、测年(AMS 14C)及微体古生物和生物壳体等综合研究,推测研究区MIS3阶段第2海侵的最大影响边界在ZK1孔和ZKQ1孔两孔之间,界线西侧表...
关键词:渤海湾 海侵 测年 MIS3阶段 沉积环境 
河南郑州老奶奶庙第3地点初步研究被引量:5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1期42-51,共10页李文成 汪松枝 顾万发 刘拓 李昱龙 何嘉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20);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重大项目(DZ-3)。
老奶奶庙第3地点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年代距今约4.5万年或稍早。2016年度的发掘,发现动物化石575件,石制品66件。从遗物的密度和分布情况来看,本遗址应为第1地点或其它中心营地外围的临时性地点,古人类曾在此活动,但并不频繁。动物化石的...
关键词:老奶奶庙第3地点 MIS3阶段 临时性地点 石器工业 
河南新郑赵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2
《中原文物》2018年第6期8-15,F0003,共9页张松林 王幼平 赵静芳 汪松枝 信应军 何嘉宁 刘青彬 王佳音 高霄旭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11&ZD120)的阶段性成果.
赵庄遗址发现于河南省新郑市沂水河东岸,2009年冬季进行了正式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脉石英石制品显示传统的中国北方小型石片石器工业。最重要的发现是古菱齿象头位于石英砂岩石堆之上、四周分布有大量脉石英石制品的遗迹...
关键词:象征性行为 MIS3阶段 赵庄遗址 
河南登封方家沟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1
《人类学学报》2017年第1期17-25,共9页林壹 顾万发 汪松枝 何嘉宁 刘拓 陈宥成 赵潮 王幼平 
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重大项目(DZ-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20)
方家沟遗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方家沟村,2014~2015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两次发掘,发现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及原地埋藏的遗迹现象。石制品类型包括备料、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石锤、石砧、工具...
关键词:嵩山东麓 MIS3阶段 方家沟 遗迹 石片石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