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肝毒性

作品数:51被引量:52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许建明淡墨沈冲刘亮明孟琴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区医学杂志》《中华消化杂志》《质谱学报》《家庭用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体外肝脏/肝胆类器官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癌变.畸变.突变》2024年第6期497-501,505,共6页徐嘉琪 孙震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418)。
传统体外研究系统如细胞系、原代细胞、组织切片等在模拟体内环境方面存在局限。类器官技术利用干细胞在体外形成三维结构,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器官的复杂结构和微环境,为现代科研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平台。药物肝毒性研究在新药研发及药...
关键词:类器官技术 体外研究模型 肝胆类器官培养 药物肝毒性 药物开发 
基于规定日服用剂量改进药物肝毒性预测方法的研究
《中国药物警戒》2024年第7期776-780,共5页胡笑文 张才煜 王峰峰 濮恒婷 刘阳 陈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04202)。
目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研究规定日服用剂量对肝毒性预测模型预测准确度的影响。方法从公开数据库中收集药物肝毒性、结构和规定日服用剂量信息,得到207条数据。将数据集按4∶1分割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提取定量评估类药性理化性质作为特...
关键词:肝毒性 支持向量机 规定日服用剂量 预测模型 安全性 
人iPSC源性肝细胞抗体药物肝毒性评价研究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3年第4期9-16,共8页张改琴 何朵 李玲 张向前 杨向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23-JC-YB-166)。
目的 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源性肝细胞评估抗体药物的肝细胞毒性。方法 qPCR、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肝细胞特征性表型分子白蛋白、尿素氮及药物代谢酶的表达;MTT法检测肝细胞生长情况;EL...
关键词:人iPSC源性肝细胞 抗体药物 肝细胞毒性 
基于斑马鱼幼鱼模型药物肝毒性快速评价方法的优化及评价标准初探被引量:1
《中国药学杂志》2023年第21期1969-1976,共8页王璇 王敏 韩婷 文佳 程水清 张海霞 李千 赵崇军 李向日 林瑞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2019YFC1711502);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攻关项目资助(2020-JYB-ZDGG-035)。
目的 以对乙酰氨基酚(APAP)为例,通过优化其对斑马鱼幼鱼肝毒性评价的影响因素和参数,确立基于斑马鱼幼鱼模型的肝毒性快速评价方法及药物肝损伤分级方法。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APAP处理斑马鱼幼鱼,在实验终点(药物暴露后48 h/24 h)统计不...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 斑马鱼 评价标准 药物肝毒性 
基于微阵列培养的药物肝毒性评价细胞球模型的建造与模药测评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年第4期558-562,共5页陈佳敏 姚香草 苏华龙 陈宗正 魏文博 许重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401226);南方医院临床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9CR015)。
目的 通过微阵列培养,构建由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永生化肝星状LX-2细胞组成的药物肝毒性评价细胞球模型,采用临床上常用有肝毒性药和保肝药对此模型进行功能性验证和测评。方法 设置不同接种条件,在微阵列中构建由HepG2细胞和LX-2细胞...
关键词:肝毒性 肝损伤 细胞球 共培养 
基于质谱技术的代谢组学在体外药物肝毒性评价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质谱学报》2021年第5期772-786,I0006,共16页李丽美 臧清策 张瑞萍 再帕尔·阿不力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6-I2M-3-010)。
药物肝毒性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研发早期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潜在的肝毒性进行准确预测和评价,可以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将代谢组学技术与体外细胞模型相结合,以细胞代谢表型的变化为指标直接反映药物的毒性效应及毒性机制...
关键词:质谱 代谢组学 肝毒性 细胞模型 
体外三维肝细胞模型在药物肝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药学研究》2021年第10期678-683,共6页何原子 张雷 吴春勇 张峻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2074128、81673681);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No.KJ207558);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学药品杂质谱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NMPA-KLIPCD-2020-01)。
肝毒性是药物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也是导致新药临床试验失败以及药物撤市的主要原因。建立可以有效识别药物肝毒性的体外模型对于新药研发至关重要。传统的二维(2D)模型在培养过程中会逐渐丧失肝脏特异性功能,无法准确评价药物肝毒...
关键词:3D模型 肝毒性 3D细胞培养 药物筛选 
可视化血红素加氧酶-1小鼠模型用于药物肝毒性评价
《军事医学》2021年第7期510-515,共6页刘磊 张玉龙 王小慧 詹林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800183)。
目的建立实时动态监测药物肝毒性小鼠模型,用于药物肝毒性临床前评价。方法通过水动力高压转染法将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报告基因质粒转染到小鼠肝细胞中,建立HO-1-Luc小鼠模型。使用HO-1-Luc小鼠模型动态监测对乙...
关键词:活体荧光成像 水动力高压转染 血红素加氧酶-1 自由基 药物肝毒性 
药物肝毒性评价体外细胞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7
《生命科学仪器》2020年第4期41-52,共12页李瑞红 柳娟 孙旭尔 王韫芳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100203205)。
药物的生物安全性是决定新药研发成败的第一要素,肝脏是药物毒性的主要靶点,开发高效、可靠、便捷、安全的药物肝毒性预测模型是制药领域重点关注的难点和热点。良好的体外毒性预测模型需要选择适宜的细胞种类及完善的培养体系,以维持...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安全性评价 体外模型 肝细胞 肝毒性 
血清mRNA-122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早期药物肝毒性评价的价值
《肝脏》2020年第2期181-183,共3页寇曦曦 
目的研究血清mRNA-122(miR-122)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早期药物肝毒性评价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84例DILI患者为观察组及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miR-122表达。对比两组miR-122表达及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关键词:mRNA-122 药物性肝损伤 肝毒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