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放流技术

作品数:12被引量:11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涛林金錶郭金富陈琳张衡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暨南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云南农业》《水产科技情报》《生态科学》《海洋渔业》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农业部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标志放流技术在渔业资源增殖中的应用被引量:4
《云南农业》2022年第11期60-62,共3页田敏 杨剑虹 范姝云 安莉 张志雄 张玲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滇池水生生物资源监测项目”。
标志放流技术如今已成为生物资源研究的重要手段,运用在种群年龄构成、成活率和病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资源量、食性等种群动态研究,以及水生动物栖息地选择、运动及洄游行为等行为生理研究方面,对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具有...
关键词:标志放流技术 渔业资源增殖 增殖放流 生物资源 栖息地选择 种群动态 生态平衡 水生动物 
标志放流技术在河南省渔业资源增殖中的应用被引量:1
《河南水产》2015年第4期11-12,共2页惠筠 介子林 贺海战 
1标志放流技术标志放流技术是一种研究鱼类洄游和鱼类资源的方法,先在鱼体做上标志,然后通过重新捕获标志鱼,根据标志放流记录和重捕记录,绘制鱼类标志放流和重捕的分布图,以推测鱼类游动的方向、路线、范围、速度和资源等状况,评价增...
关键词:标志放流 增殖放流 渔业资源增殖 鱼类种群 鱼类资源 水生生物资源 鱼类洄游 Petersen 体外标志 分布图 
分离式卫星标志放流技术及其在金枪鱼渔业中的应用被引量:4
《渔业信息与战略》2012年第4期295-302,共8页郑仰桥 靳少非 伍玉梅 张衡 樊伟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AA092202)
分离式卫星标志放流技术为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志放流方法,依赖于Argos卫星进行定位,现今已发展到了第二代。该方法具精度高、信息量大及不依赖于回收等特点。该技术有助于研究人员掌握鱼类洄游、生长、繁殖和索饵等生物与生态特...
关键词:分离式卫星标志放流 海洋渔业资源 金枪鱼 
分离式卫星标志放流中的通信问题研究被引量:1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年第11期54-56,共3页张珺 
鱼类标志放流技术已在鱼类生长及成长环境的研究中广泛应用,并已成为鱼类资源评估、洄游与分布调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国内外鱼类标志放流方面,分离式卫星标志放流技术因其巨大的优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对分离式卫星标志放流技术...
关键词:鱼类 标志放流技术 分离式卫星标志 Argos系统 单行道系统 双行道系统 
东江草鱼标志放流技术研究被引量:5
《生态科学》2011年第6期575-580,601,共7页罗新 张其中 崔淼 
东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维持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092X07211-009)
东江放流草鱼的全长为(18.2±2.0)cm,体长为(14.8±1.6)cm。在标记前进行草鱼食性转化驯养。试验采用两种标志方法对草鱼进行标记,第一种方法用直径为0.14 mm的铜丝把椭圆形塑料标志牌(8mm×5mm×1mm)挂在草鱼背鳍第一和第二支鳍骨间缝...
关键词: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标志放流技术 东江 
标志放流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被引量:26
《水产科技情报》2006年第2期73-76,共4页洪波 孙振中 
介绍了标志放流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在我国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中,挂牌标记法(体外标)和切鳍法最为常用。而在国外,主要的标志方法有荧光色素标记(VIE)法、金属线码标记(CWT)法、被动整合雷达(PIT)法、档案式标记法、分...
关键词:标志放流技术 渔业 增殖 
鱼类标志放流技术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8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451-456,共6页陈锦淘 戴小杰 
农业部东海渔政局课题(技03-48);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1102)
关键词:标志放流 线码标志 荧光色素可见式标志 
大亚湾真鲷标志放流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8
《热带海洋学报》2001年第2期75-79,共5页林金錶 陈琳 郭金富 陈涛 
"九五"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大亚湾黑鲷;真鲷资源增殖;资源变动及合理利用的研究"系列专题之一(95-B-96-10-02-01)
1997年在大亚湾开展了真鲷 Pagrosomus major 的标志放流研究,以探讨人工放流增殖大亚湾真鲷资源的可行性。标志放流的真鲷共2 000尾,体长为 57──71mm(平均体长为 61mm)。标志放流效果明显,共回捕标志真鲷324尾,回捕率达16.2...
关键词:真鲷 标志放流 回捕率 大亚湾 放流技术 移动规律 分布规律 
大亚湾黑鲷标志放流技术被引量:28
《水产学报》2001年第1期79-83,共5页林金錶 陈涛 陈琳 郭金富 
农业部"九五"重点科研资助项目! (95 -B -96 -10 -0 2 -0 1)
1997年在大亚湾标志放流平均体长为 6 0 .2mm的黑鲷 (Sparusmarcrocephalus)共 11986尾 ,标志放流效果明显 ,共回捕标志鱼 95 5尾 ,回捕率达 8.0 % ;主群分布移动于湾顶沿岸浅水区 ,只有少部份分散于湾中岛礁间 ,生长良好 ,放流后的 2 ...
关键词:黑鲷 标志放流 回捕率 大亚湾 放流增殖 
官井洋大黄鱼标志放流技术与放流标志鱼早期生态习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3
《海洋科学》1994年第5期53-58,共6页刘家富 翁忠钗 唐晓刚 关金藏 施学文 洪港船 
用人工培育的大黄鱼幼鱼,经丁香酚溶液浸浴麻醉,体背系挂塑料牌,经 网箱暂养后于1987年1月20日在官井洋中放流6 126尾。2个月内回捕483尾。 通过对回捕鱼及其捕捞实况调查,并结合定置网渔获物中天然大黄鱼及海区温盐...
关键词:大黄鱼 标志放流技术 生态习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