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膜下纤毛系

作品数:4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施心路沈韫芬胡晓钟宋微波徐润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水生生物学报》《Current Zoology》《热带海洋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莫氏肾形虫武汉种群的形态学及表膜下纤毛系研究被引量:1
《水生生物学报》2007年第6期896-900,共5页孟良 冯伟松 沈韫芬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SCX2-2-06)资助
关键词:土壤纤毛虫 莫氏肾形虫 形态学 表膜下纤毛系 种群 
南海碣石水域红色伪角毛虫的形态学及表膜下纤毛系被引量:2
《热带海洋学报》2003年第1期23-29,T001,共8页施心路 徐润林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开放基金项目(P9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770144;30170108);黑龙江省教委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工作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重大科研招标项目(2KB05301N)
报道采自南海碣石水域(22°48′N,115°53′E)的一种海洋牛伪角毛虫—— 红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 rubra,利用蛋白银技术对其形态学及表膜下纤毛系进行了揭示,并与本种的其它种群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种具该科及属的典型特征...
关键词:南海 下毛目 尾柱亚目 全列虫科 伪角毛虫属 形态学 表膜下纤毛系 
螅状独缩虫表膜下纤毛系及形态发生被引量:4
《动物学报》2001年第1期13-18,T001,T002,共8页施心路 余育和 沈韫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No . 39730 0 70 );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
利用蛋白银技术研究了螅状独缩虫无性生殖周期中的形态发生。结果表明 :(1)在大核形态尚未出现明显变化时 ,生发毛基索 (GK)的前端即出现原基 ,随后原基增生扩大。最早出现的是两条将来分别演化为新仔虫第三咽膜 (P′3)和第二咽膜 (P′...
关键词:缘毛目 纤毛虫 螅状独缩虫 表膜下纤毛系 形态发生 
青岛伪角毛虫一新种及表膜下纤毛系(纤毛门:下毛目)被引量:2
《动物分类学报》2000年第4期361-374,共14页胡晓钟 宋微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编号 39770 0 93)
于 1996年 9月在青岛一开放海区扇贝养殖水体内采集到一大型下毛目纤毛虫 ,经鉴定为一新种 ,定名为青岛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qingdaoensisHuetSong ,sp .nov .。本文涉及了该种的形态学描述 ,并对伪角毛虫属中相近种做了比较。
关键词:纤毛门 下毛目 伪角毛虫属 新种 青岛伪角毛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