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邪

作品数:63被引量:9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董正华李灵辉张喜奎王加锋杨濛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前胡之推陈致新功用
《河南中医》2024年第3期347-350,共4页王珏 王星栋 薛佳怡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等均记载其有推陈致新功效,可祛除在表之水饮,解在表之邪气,从而达到“推陈”之功,且其味甘可健中焦,补益胃气,故在祛除病理产物的同时还具有补益之功。柴胡、前胡均能疗伤寒寒...
关键词:前胡 推陈致新 健中焦 化痰滞 和少阳 降火热 解表邪 祛水饮 散气结 祛瘀血 
清代名医王旭高辨证论治黄疸经验探讨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第23期7-9,共3页林基伟 韩志毅 欧金龙 吴海滨 汪栋材 相敏 徐明珍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防融合中医药组项目(深卫健体改[2019]25号);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211325)。
该文通过分析王旭高编著的《环溪草堂医案》《王旭高临证医案》《退思集类方歌注》《西溪书屋夜话录》《医门要诀》《医方证治汇编歌诀》《医方歌括》《医门要诀》等医书,总结书中关于黄疸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理论及医案探讨,结果...
关键词:黄疸 辨证论治 表邪黄疸 阴黄 阳黄 谷疸 酒疸 黑疸 王旭高 
辛味药药性理论及归经应用被引量:61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458-461,共4页孙坤坤 王加锋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9-0042);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编号:J18KA289);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8-10)。
辛味作为五味之一,其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多样,辛能散、能行、能通、能温、能升、能润、能化。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出辛味药不仅归于经典所说的肺经,大部分辛味中药还归于肝经、脾胃经,亦有归入心经、肾经。在脏腑经络的基础上,探究辛味药...
关键词:五味 辛味 散表邪 散结润燥 行气利水 祛寒温经 解郁活血 脏腑经络学说 
透灸临床应用验案举隅被引量:1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6期1069-1071,共3页杨银凯 吴绪海 杨明军 
河南省中医区域诊疗中心课题项目(2019-19)。
灸法具有温经活血、化瘀通络、养生保健的作用。透灸疗法又名"灸透",为河南中医药大学高希言教授领导改制的"重灸"疗法,大灸量、高温热、强渗透的灸感透皮深入肌肤骨骼,以达机体深部,从而起到沟通内外、蠲邪外出的作用。通过热的传导,...
关键词:灸疗法 验案举隅 腰痛病 透灸 表邪 灸法 养生保健 改进创新 
牡丹皮论选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年第5期3-3,共1页
丹皮……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寒水太阳经,行身之表而为外藩者也,太阳阴虚,则皮毛不密而外藩不固,表邪外入而寒热矣。其主之者,气寒可以清热,味辛可以散寒解表也。肝者风木之脏也,肺经不能制肝,肝风挟浊火上逆,中风、瘈疭、惊痫之症生矣...
关键词:心主血 平肝 表邪 肺经 惊痫 解表 血热 丹皮 
《伤寒杂病论》头痛病机浅析被引量:2
《环球中医药》2021年第1期69-71,共3页郭睿 高欣欣 
张仲景于《伤寒论杂病论》中论述了头痛的病机证治,提出其病机与外感表邪、阳明实热、阴寒内盛、水饮内停、阴虚内热有关。太阳头痛、少阳头痛、少阴头痛及霍乱头痛多为表邪外束,经气不通所致,治疗当以祛除表邪为要,并根据兼证不同辨治...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头痛 病机 外感表邪 阳明实热 阴寒内盛 水饮内停 阴虚内热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腰骶部冷痛
《医师在线》2020年第25期42-42,共1页李灵辉 张喜奎(指导)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发汗太过,阳气受损,卫外不固,致汗出过多渗泄不止;表邪未解,加之发汗伤阳,腠理不固,不耐风袭,故恶风;阳虚...
关键词:桂枝加附子汤 太阳病 腠理不固 经脉失养 卫外不固 表邪 伤阳 伤阴 
桂枝加附子汤的临床应用
《医师在线》2020年第23期42-43,共2页李灵辉 张喜奎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汤加附子组成。吾师指出本方使用要点如下:本证病位在表,以卫阳虚失于固摄为主,有无表邪皆可,有表邪可解,无表邪可和。该方的临证突出表现有二:一为汗出,为卫虚失摄,营阴外泄之征;二是恶风寒,系卫阳不...
关键词:标本同治 浮小麦 表邪 恶风寒 桂枝汤 麻黄根 卫气 固摄 
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西洋参
《家庭科学》2020年第7期43-43,共1页常怡勇 
西洋参性凉、味甘带苦,与人参的温热性不同,更适用于夏天滋补身体。有些资料介绍西洋参药性比较“温和”,这是相对于性热的人参和红参而言的。尽管西洋参药性较平和,但服用不当也能引起不良反应。中医认为,凡阳气不足、感受表邪、湿热...
关键词:阳气不足 表邪 虚寒 西洋参 不良反应 药性 人参 脾胃虚寒者 
应用“五脏同调”法论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被引量:9
《中医学报》2020年第3期543-546,共4页张寒放 倪锦玉 何改丽 杨濛 翟文生 
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资助项目(STS-ZYX-2017007)。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内因于正气不固,外源于外邪侵袭,二者交互影响,导致患儿屡感外邪,邪毒久恋,稍愈复作,形成往复不已之势。本病辨证论治重在联系五脏,不可仅治一脏。辨病需从"五脏一体观"出发,综合考察五脏功能,遣方用药之时需兼顾五脏...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 “五脏同调” “五脏一体观” 发散表邪 宣肺理气 养心阴 温肾阳 疏肝气 补脾肺 儿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