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后期

作品数:74被引量:68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从先李保华林春明杨守业李绍全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落叶栎类末次冰盛期避难所及冰后期分布变化被引量: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1期82-95,共14页郝倩 刘鸿雁 程颖 宋照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A0605101)资助。
栎林分布的动态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长时间尺度森林分布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解析植被对未来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的响应.本研究结合古生态学、谱系地理学和物种分布模型等多种方法,探究了中国主要落叶栎...
关键词:栎属 孢粉分析 物种分布模型 叶绿体DNA 降水 
长江中下游水阳江流域BZK0402孔多重地层划分及其冰后期海平面变化的沉积响应被引量:3
《中国地质》2022年第2期655-666,共12页陈忠良 张晋喆 沈仕豪 黄蒙 徐锦龙 葛海影 Simon M.Jowitt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036,DD2019004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08085QD116)联合资助。
【研究目的】开展水阳江流域标准孔BZK0402孔多重地层划分,探讨长江支流水阳江流域冰后期海平面变化的沉积响应以及古丹阳湖的成因和形成时代。【研究方法】以岩石地层为基础,在磁性地层和年代地层的双重约束下,对BZK0402孔进行多重地...
关键词:磁性地层 ^(14)C测年 光释光测年 古丹阳湖 全球气候变化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长江 
静力触探在莱州湾冰后期三角洲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地球学报》2022年第1期11-24,共14页徐建国 刘中业 陶有兵 徐华 纪汶龙 张春池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220001;12120114033801)资助。
静力触探试验是广泛应用于海岸带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的原位测试手段,静探数据的连续性、高分辨率在其应用于晚第四纪地层结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对莱州湾沿岸249个工程地质孔-静力触探孔组的岩性编录资料与静探参数资料进行对比研...
关键词:静力触探 冰后期三角洲 粒序结构 层序地层学 古水深 
中国梭梭属植物历史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8
《生物多样性》2022年第1期38-47,共10页张丹 马松梅 魏博 王春成 张林 闫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61007,41261011);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补助项目(XJCYZZ202007)。
梭梭属(Haloxylon)植物是藜科的古老孑遗物种,探究末次间冰期(lastinterglacial period,LIG)和末次盛冰期(lastglacial maximum period,LGM)以来中国梭梭属植物的历史地理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对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旱生植物区系的发展...
关键词:梭梭属 历史分布格局 冰后期扩散路径 末次盛冰期 末次间冰期 
华南新元古代晚期地层层序与南华间冰期——冰后期大规模沉积成矿作用被引量:7
《华东地质》2020年第3期197-208,共12页杨明桂 王光辉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矿产地质志》(编号:DD20160346)”子项目“华南洋—滨太平洋构造演化与成矿”项目资助。
文章综述了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南裂谷系新元古代晚期地层划分研究取得的新进展。通过研究区域标志地层、沉积与沉积成矿事件并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对争议较多的“板溪期”地层、南华系底界、南华冰期地层及武夷—云开一带元古宙构造、...
关键词:华南地区 新元古代晚期 南华冰期 地层对比 沉积成矿作用 
南城有片贡橘园
《散文选刊(原创版)》2020年第2期88-89,共2页章云龙 
城之南,谓南城。地理概念上的南城,悠长悠长。地质学家的视野里,在新地质构造喜马拉雅期运动后,浙江东部下降区有多米疏松第四纪(约两三百万年前)沉积物,形成海积平原。上层20至30米是冰后期(约一万年前)一次广泛海侵浅海沉积物,为土壤...
关键词:地理概念 浅海沉积物 土壤母质 变迁史 浙江东部 史料记载 冰后期 喜马拉雅期 
冰后期以来长江水下三角洲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被引量:9
《古地理学报》2017年第3期541-556,共16页苏建锋 范代读 冷伟 陈玲玲 印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6031);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130072130003);海洋地质保障专项项目(编号:GZH201100203);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项目(编号:GASI-GEOGE-0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SKLECKF201506)联合资助~~
长江水下三角洲层序地层学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层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化模式。通过对长江水下三角洲下切河谷区YD0901和YD0903孔岩心的详细沉积物粒度、特征元素比值(Cl/Ti和Zr/Rb)、沉积相对比分析,恢复了冰后期以来长江水下...
关键词:长江水下三角洲 末次冰盛期 AMS14C 测年 沉积相 层序地层 
新疆新增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疆人文地理》2016年第6期111-111,共1页
在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公布的18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中,新疆伊犁小叶白蜡自然保护区、霍城四爪陆龟自然保护区正式升格为"国家级"。至此,新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至13个。小叶白蜡是地球上冰后期幸存的少数阔叶树古老树种之一,...
关键词:四爪陆龟 冰后期 形高 生物多样性 国务院办公厅 落叶阔叶林 科学研究价值 特有物种 主要保护对象 孑遗植物 
河口的类型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第11期5-,共1页
现代河口是在冰后期海侵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不过几千年的历史。按不同的标准,河口分类有很多种方案。按地貌特征,河口可以分以下几种:溺谷型河口一般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为沿海平原河的河口。末次冰期(玉木冰期)海面下降,河流因基准面下...
关键词:冰后期气候 末次冰期 泥沙沉积 中纬度地区 入海河流 木冰 障壁岛 沿海平原 沿海地区 大陆区 
长江三角洲古河谷区冰后期孢粉组合及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
《中国地质调查》2015年第2期61-68,共8页于俊杰 蒋仁 劳金秀 张宗言 曾剑威 彭博 赵玲 杨祝良 
中国地质调查"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化及现代过程研究(编号:1212011120173)"和"长江三角洲重点地区深部地质调查(编号:1212011220254)"项目联合资助
依据长江三角洲古河谷区典型钻孔CSJA6孔中冰后期孢粉分布情况,结合有孔虫分析以及6个样品的AMS^(14)C年龄,自下而上初步建立了冰后期3个有时间标定的孢粉组合,分别为:Ⅰ.Quercus-Lipuidambar-Artemisia-Polypodiacea组合,时代属于早全...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古河谷 冰后期 孢粉组合 古气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