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级联码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孙毅赵晓群许成谦李超王正更多>>
相关机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燕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通信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电视技术》《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多维累加型交叉并联单奇偶校验码
《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2009年第7期794-798,共5页郭凯 陈彦辉 李建东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7AA01Z288);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60725 105);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批准号:B08038)资助项目
传统的多维并行级联单奇偶校验码的并行支路之间引入"累加型交叉"关系,构建了多维累加型交叉并联单奇偶校验码。该码具有线性编码复杂度,可利用和积译码算法实现低复杂度的迭代译码。仿真结果表明,该码的错误平层低于同维度的多维并行...
关键词:并行级联码 单奇偶校验码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迭代译码 
基于COFDM传输系统的Turbo码方案及性能被引量:1
《电视技术》2004年第3期8-9,20,共3页郝东来 黄天录 
在对传统串行级联码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COFDM传输系统中的Turbo码替代方案,并结合具体信道进行性能仿真,通过对其性能的比较,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设计方案并论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COFDM TURBO码 编码正交频分复用 串行级联码 并行级联码 
多码率串行级联码编码系统研究
《山东通信技术》2002年第4期11-14,共4页徐俊 陈敏 
本文把具有打孔结构的串行级联码(Punctured-SCCC)称为超码(supercode)。重点研究了打孔方式和交织技术,力求使码的自由距离达到最大,从而使码系统具有非常低的误码率。最后给出了超码和turbo码的性能比较。
关键词:多码率 编码系统 TURBO码 并行级联码 串行级联码 超码 打孔方式 交织技术 
Turbo码软输入/软输出最大后验概率译码模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46-50,2,共5页肖炜丹 唐忠礼 张曙 
根据Turbo码软输入 /软输出译码结构 ,对其最优译码算法 :最大后验概率 (MAP)译码算法进行研究 ,探讨了软信息这一概念 ,并推导出SISO算法中用于迭代译码的软信息 ,从而建立了Turbo码最大后验概率译码的软输入 /软输出模型 .
关键词:TURBO码 MAP算法 并行级联码 SISO模型 译码结构 最大后验概率译码算法 
Turbo码译码器“及早判决”门限的确定及输出信噪比停止迭代准则被引量:7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46-50,共5页李祥明 乐光新 尹长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6 9872 0 0 8);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970 0 130 1)
提出将实际的 AWGN信道与 Turbo码译码器构成的联合信道看成一个等效 AWGN信道 ,在此基础上 ,提出一种新的采用译码器输出对数似然比序列的信噪比作为译码器停止迭代的判决准则 .为减少译码复杂度 ,可以将 Turbo码译码过程中对数似然比...
关键词:信道编码 TURBO码 并行级联码 译码器 信噪比 
信道编码的新发现:Turbo-Codes
《微波与卫星通信》1998年第3期13-15,共3页姚玉强 杨峰义 
本文介绍了最新发现的一种信道编码:Turbo-Codes,以及它的产生、编译码结构和应用。Turbo-Codes突破了传统信道编码的束缚,它的发现是编码理论的一次飞跃,它的性能已非常接近香农限。
关键词:Turbo-Codes 信道编码 串行级联码 并行级联码 
工行级联码及其相关问题
《国际学术动态》1998年第3期23-26,48,共5页周世东 
关键词:并行级联码 并行级联卷积码 Turbocode 编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