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画

作品数:437被引量:792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刘朴胡友慧胡智勇陈锽张从军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欣派铂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王堆:科技+文物=惊奇
《半月谈》2025年第1期76-78,共3页鞠银河 张玉洁 张格 
700多件亮丽如新的彩绘漆器,代表了中国古代漆器巅峰时代的制作水平;恍若新织的衣物和绣品宝库,力证了西方文献中中国被称为“丝国”的记载;1400余件帛书、帛画和简牍文献,被称为“2200年前的地下图书馆”;长眠地下两千多年而不腐的一...
关键词:长沙马王堆汉墓 时光隧道 西方文献 简牍文献 辛追 帛画 马王堆 古代漆器 
明清时期缂丝图案绘画性研究
《上海工艺美术》2024年第4期14-16,共3页殷姿 
早在战国时期,丝织品与书画艺术有了联系,如帛画,作为绘画的载体。然而,随着纸的出现,因其低成本和便捷的生产方式逐渐取代了较为麻烦及昂贵的丝织品,成为主要的书画材料。于是,人们逐渐放弃了在丝织品之上绘画。但其后想继续将书画作...
关键词:战国时期 丝织品 书画作品 书画艺术 绘画性 帛画 明清 生产方式 
湖南博物院
《小猕猴(智力画刊)》2024年第11期30-33,47,共5页王汶怡 齐心(画) 
人物御龙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人物肖像帛画,与人物龙凤帛画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整幅画布局得当,比例准确,具有飞动之感,体现出古代楚艺术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人物御龙帛画 人物肖像 楚艺术 博物院 绘画艺术 独特风格 
楚汉覆棺帛画的主题与生死信仰研究
《南方文物》2024年第5期133-143,共11页王传明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楚地覆棺帛画的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3YBA362。
楚国腹地江汉平原、南疆长沙和东海之滨战国两汉时期墓葬出土的覆棺帛画都应有着同一主题——墓主之像。并且,从战国中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到西汉前期的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再到西汉中期的金雀山汉墓帛画,覆棺帛画...
关键词:覆棺帛画 墓主之像 铭旌 招魂仪式 升天成仙信仰 
墓中图绘为何?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4-9,共6页汪悦进 方慧(译) 
马王堆出土文物给我们提出众多问题,其中最耐人寻味的便是它们的功用。通常认为它们是为死者提供一个死后安居乐业的居所。这种假设无法解释内棺顶层画面朝下、直对死者的飞衣帛画。画面内容描绘由黄泉至天界的升仙形迹,显然与死后居所...
关键词:马王堆 飞衣帛画 阴阳合气 合阴阳 出死入生 升仙 
敦煌藏经洞布帛画的流散、内容与价值
《收藏家》2024年第8期34-51,共18页党燕妮 李茹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敦煌藏经洞出土布帛画研究”(项目编号:22BZJ022)的研究成果之一。
1900年,敦煌莫高窟第17窟即藏经洞出土文书约7万件,其中有1200余件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尤以布帛画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80%,大多流散于英国、印度、法国、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私人收藏机构,少量为中国国内所...
关键词:敦煌藏经洞 布帛画 绢画 麻布画 
蓬莱神山与死后想象:以马王堆帛画为中心被引量:1
《文史哲》2024年第3期55-67,165,共14页庞政 
结合文献和考古材料,蓬莱神山大致存在两种形态,一种表现为横向排列的三座独立山峰,另一种为拥有壶状外形的神山。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幅帛画为代表的壶形是西汉时期壶形神山的典型图式,由上升的巨龙蟠曲而成,以龙的躯体为线条,构成壶...
关键词:马王堆帛画 蓬莱信仰 生死观念 阊阖 
马王堆汉墓帛画《太一将行图》新证
《考古学报》2024年第2期171-196,I0001-I0002,共28页刘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出土典籍的分类整理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VJXT018)的阶段性成果。
目次帛画命名和拼缀复原帛画主神外的神像和题记考证三帛画主神神象和题记考证四帛画性质、用途与巫道辟兵术马王堆汉墓帛画《太一将行图》1973年末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东箱的一个黑色漆查中,经拼缀,呈现出一幅由约十六个大小不同、...
关键词:长沙马王堆 帛画 太一 龙图像 题记 三条 
西汉马王堆1号墓帛画“羽盖”色彩制式分析
《南方文物》2024年第3期278-288,共11页赵曦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23年主题案例项目:龙门石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项目编号:ZT-231045913;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视知觉色象视域下《诗经》与传统色彩审美研究”,项目编号:2022-ZZJH-077;河南省哲社科项目“视知觉色象视域下《诗经》《楚辞》与传统色彩审美研究”,编号:2021BYS047。
关于“羽盖”的记载,先秦时期的文本文献中有所涉及,但是以图像形式出现的“羽盖”则相对较少。长沙马王堆西汉1号和3号墓出土的“T”形帛画(图一、图五)中出现的羽翅,不仅刻画精细且色彩鲜艳度保存较好,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羽盖”图像...
关键词:长沙马王堆 丧葬仪式 帛画 整体色调 文本文献 棺椁 图像形式 西汉 
古代书画修复的思考与经验
《人民周刊》2024年第13期90-92,共3页陆宗润 
我国古代书画作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文明,但因各种复杂原因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损,即使历史上在皇宫里保存良好的作品每200年也需要修复一次,民间受保存条件限制则时间更短。现在我们看到的精美的《五牛图》、大量的古籍版本和马王...
关键词:古代书画 书画作品 五牛图 古籍版本 帛画 书画修复 保存条件 专业人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