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

作品数:386被引量:19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焦润明杨云飞王昊晟李恒威张帆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刻意隐喻理论的支持派与驳斥派论辩之辩
《外语导刊》2024年第6期20-29,155,共11页李明明 孙毅 
刻意隐喻理论强调隐喻的交际功能,研究话语中隐喻被刻意使用为隐喻的情况。该理论争议重重,遭到诸多质疑。文章通过刻意隐喻理论的支持派和驳斥派的激辩,着眼反方的疑问和正方的辩驳,旨在厘清刻意隐喻是如何力排众议,挺立于认知隐喻研...
关键词:刻意隐喻理论 隐喻三维模型 认知语言学 规约隐喻 
性/性别系谱学批判:朱迪斯·巴特勒对性/性别二元论的驳斥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87-95,共9页张姚 
为反对生理决定论,第二波女性主义者开始区分性与性别的概念。盖尔·鲁宾提出“性/性别体系”,将性别视为性经过社会生产过程的结果,促进了性别理论的发展。波伏瓦对性与性别的区分进一步固化了性/性别二元论,即性别由社会文化建构形成...
关键词:朱迪斯·巴特勒 性/性别二元论 系谱学 
梁武帝驳斥贺琛事考辨
《中国史研究》2024年第3期203-208,共6页王晓萌 
梁武帝驳斥贺琛启陈时政一事,《梁书·贺琛传》载之甚详,历代史家多认为梁武帝无人君之量,进而将此事视为梁朝亡国之征。①但考虑到贺琛进谏的时间节点,此事仍有深入分析的必要。《梁书》并没有为该事件提供准确系年。
关键词:梁武帝 《梁书》 历代史家 时间节点 
中华民族没有信仰吗?——驳斥易中天教授关于信仰的谬论
《海派经济学》2024年第2期223-224,共2页吴文新 江永杰 
第一,其在对信仰的狭隘理解中摒弃世俗信仰。不同的世俗信仰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信奉对象来自不同的社会土壤,随着所处社会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变化,人们寻求不同的精神寄托企求解决世俗的现实问题,这反映出不同时期、地域等...
关键词:中西文明 民族信仰 民族自信心 易中天 精神寄托 中西方文明 态度倾向 超自然 
驳斥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
《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10期11-11,共1页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频频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给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贴“产能过剩”标签,鼓噪“中国输出过剩产能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2024年第9期《中国经济周刊》杂志刊发《...
关键词:产能过剩 过剩产能 新能源产业 光伏产品 电动汽车 陈词滥调 锂电池 驳斥 
世界历史理论对“逆全球化”的驳斥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年第10期65-67,共3页温馨 
世界历史理论是指导人类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和应对全球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全球化的发展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在发展中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做出与世界发展趋势相背离的抉择。面对西方发达资本主...
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主义 逆全球化 
中国在日内瓦举行边会驳斥美西方关于西藏寄宿制教育的谎言
《China's Tibet》2024年第2期70-71,共2页Liang Junyan 
On March 13 and 14,at the 55th session of the UN Human Rights Council,a total of two tit-for-tat side events took place in Geneva,the first an anti-China farce led by the US and the West,and the second a positively vo...
关键词:Geneva 寄宿制教育 SESSION 
事实核查何以“出圈”——一项在线实验研究的启示被引量:2
《青年记者》2023年第23期16-18,共3页潘文静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交平台虚假信息治理模式比较研究”(批准号:21BXW065)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采用在线实验方法,设计了2(纠正方式:事实核查vs.简单驳斥)×2(阴谋论心态:高vs.低)×2(话题:疫苗vs.防晒霜)组间设计,通过在线的样本服务,收集了519名参与者组成的样本。结果表明,和简单驳斥相比,事实核查新闻带来了更高的纠正...
关键词:事实核查 简单驳斥 阴谋论心态 感知质量 转发意愿 
对历史虚无主义抹黑雷锋及雷锋精神的驳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6-9,共4页黎海波 王彤 
雷锋精神是中国几代人几十载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归依。然而,受国内外环境掣肘,雷锋事迹曾遭遇历史虚无主义污名化。秉承先破后立、标本兼治的原则捍卫雷锋精神,需要逐级回答抹黑雷锋以何方式、存何危害和如何干预几个接续性问题,从而...
关键词:雷锋 雷锋精神 历史虚无主义 
浅析柏拉图知识论中关于感觉的驳斥——以《泰阿泰德》为例
《哲学进展》2023年第8期1547-1551,共5页唐睿 
关于知识是什么的问题,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的第一个定义便是“知识是感觉”。苏格拉底通过归谬论证的方式,从“人是万物的尺度”出发,一步步论证,以知识是感觉,知识总是存在的东西为前提,但最终却得到睁眼可以得到知识,闭眼就失...
关键词:《泰阿泰德》 知识 感觉 柏拉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