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议

作品数:229被引量:37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家树力之姚曼波屈茂辉杨际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儒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第二个结合”中的若干“等式”论驳议
《思想理论教育》2024年第8期33-39,共7页王娟 王刚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转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研究”(项目批准号:22AZD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内涵。事实上,关于“第二个结合”的内涵本不应该产生误读,但有学者却将“第二个结合”等于“中体西用”、“儒学复古”、“文化否定”。这些所谓的“等式”...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 中体西用 儒学复古 文化否定 
中国儒学发展中的七个分期--对“三期”“四期”说的驳议(下)
《人生与伴侣(国学)》2019年第4期102-107,共6页金春峰 
儒学第四期:宋明儒学宋明儒学,西方称之为“新儒学”。其新在于,一是消化融合佛、道,特别是禅宗,同时吸收汉儒之阴阳五行之宇宙目的论思想,而以程朱之理气两分、理先于气之形上形下之划分代之,在理论思维上达到了柏拉图式“共相论”的高...
关键词:中国儒学 心性本体 宋明儒学 阴阳五行 内在超越 实践理性 价值领域 价值学说 
中国儒学发展中的七个分期——对“三期”“四期”说的驳议
《人生与伴侣(国学)》2019年第2期93-98,共6页金春峰 
关于中国儒学如何分期?学界有着不同的说法。牟宗三(1909—1995)持“三期”说。他将儒学定性为“内圣成德”之教:以挺立道德主体为教旨,以“心性”之学为法门,教主是孔子(前551—前479),正统传人是孟子(前372—前289),荀子(前313—前238...
关键词:中国儒学 道德主体 牟宗三 成德 法门 心性 孔子 教主 
日本“儒教资本主义”说驳议
《求索》1996年第5期124-128,共5页启良 
日本“儒教资本主义”说驳议启良日本受中国文化之影响,这是事实。日本现代企业管理受儒家伦理的某些启示。也是事实。正由于上述两个事实。所以学者大多认为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文化支撑为儒家思想,并将其现代化的模式称作“儒教资本...
关键词:神道教 日本社会 资本主义 中国儒学 亲子关系 儒家伦理 儒家思想 “诚” 大化革新 现代化 
儒家伦理与“亚洲四龙”——“儒学复兴说”驳议被引量:2
《改革》1988年第1期161-170,200,共11页包遵信 
台湾、南朝鲜、香港、新加坡在六十年代经济起飞以后,被称之为"亚洲四龙",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社会学界和文化学界的普遍关注。围绕"亚洲四龙"经济起飞的原因,出现了两派说法:一派强调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的作用,称为"制度论派"...
关键词:儒家伦理 儒家传统 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东亚经济发展 文化环境 东亚社会 价值系统 工业文明 韦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