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本体

作品数:42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朱康有李景林葛荣晋姜勇杨维中更多>>
相关机构:国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人文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流文教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本体·心性·工夫——基于北宋陈襄道学建构的理路探寻
《炎黄地理》2023年第6期1-3,共3页陈祥至 韩佳成 
庆历之际,儒家学统在四方兴起,共同助推了北宋道学之形成。而陈襄作为闽中首倡道学的代表之一,有效地推动了宋代道学的传播与发展。然而由于其著作未得到广泛传播,陈襄的道学思想在学界鲜有人关注与重视。考究陈襄的诸多著作可以发现,...
关键词:道学思想 陈襄 心性本体 心性论 本体论 
王阳明心性论对现代新儒家的影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43-50,共8页韩强 
王阳明的心性论中包含着真我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这对后来的现代新儒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梁濑溟、熊十力融合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提出了宇宙心和心性本体论,贺麟融合新黑格尔主义提出了主体逻辑心和自然的知行合一论,都充分发挥了王阳...
关键词:王阳明 心性论 现代新儒家 宇宙心 心性本体 
德理情韵之间——中国电影诗学的古典审美意蕴被引量:2
《电影艺术》2021年第2期33-40,共8页王方兵 姜勇 
对主体性和内在生命体验的重视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突出取向,由此中国古典诗学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追求:关注现实人生、注重情性和心志的抒发表达。中国电影也表现出相应的民族格调:电影的价值观念以主体心性为内核,并在道德理性和情志怀抱二...
关键词:中国电影诗学 心性本体 审美意蕴 民族话语 
比较哲学视域下的中西心性论
《今古文创》2021年第2期108-109,共2页陈钰 关沁 
中国的心性论有一种本体论的基础,它从宇宙根源的那个本体出发,产生出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的力量,进而产生了道德。这种力量能够作用于实践,能够塑造人格。西方的心性是人类认识主体的一个客观的认识对象。本文从西方形象化的非本体论出...
关键词:理性 心性本体 生命价值 
被遗忘的“太虚”:张载关学心性之域的太虚说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2期52-59,共8页刘宗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代关学学派政治哲学研究(19BZX062);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项目:二曲学派对阳明心学的多维发展(18GZGX34)。
张载关学的本体是“太虚”。“太虚”不只是宇宙本体,也是心性本体,即张载所谓的“太虚者心之实也”。作为心性本体的“太虚”,既是心的本然状态,即“本心”,也是人的本性,即“天地之性”;其内蕴含道德原则“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依据...
关键词:太虚 心性本体 张载 关学 心学 
破山海明禅学思想探析
《法音》2019年第8期23-27,共5页邵祥路 
破山海明(1597-1666),俗姓蹇,四川大竹县人,是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双桂堂'的开创者,西南地区禅宗祖师。根据他的自述,在十八九岁时,'见壁间有志公禅师《劝世歌》,予读至‘身心皆空’处,不觉堕泪如雨,将从前恩爱等事,一时冰解'[1]。之后在...
关键词:破山海明 看话禅 禅学思想 心性本体 天上天下 净土宗 思想探析 
试析心性论的哲学观意义
《文化学刊》2019年第5期55-56,共2页吕楠楠 
心是本体,一切皆由心生,只有尽心知性涵养本心,才能心以成性,尽心成仁。但性毕竟无形影,只是心中之理,唯有求理于心才能觉识本心。况心性本净,心性本觉,常常须默然反己直指本心,唯通过独化与自悟才能通达心灵的玄冥之境,做到天人合一。...
关键词:哲学 心性论 心性本体 
中国儒学发展中的七个分期--对“三期”“四期”说的驳议(下)
《人生与伴侣(国学)》2019年第4期102-107,共6页金春峰 
儒学第四期:宋明儒学宋明儒学,西方称之为“新儒学”。其新在于,一是消化融合佛、道,特别是禅宗,同时吸收汉儒之阴阳五行之宇宙目的论思想,而以程朱之理气两分、理先于气之形上形下之划分代之,在理论思维上达到了柏拉图式“共相论”的高...
关键词:中国儒学 心性本体 宋明儒学 阴阳五行 内在超越 实践理性 价值领域 价值学说 
魏晋玄学道论的人道自然观被引量:2
《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60-65,共6页邬锡鑫 
魏晋玄学反映着时代社会文化的哲学诉求,将其关于人的心性本体与宇宙本体同一的认识作为构建其宇宙本体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处理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中形成了自己的人道自然观,使中国古代道论达到了新的哲学高度。
关键词:魏晋玄学 心性本体 自然与名教 人道自然观 
《坛经》探释:从心性本体到心行实践——基于“不二”的双重释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20-127,共8页李非 黄春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JL063);教育部重大课题资助攻关项目(11JDZ023)
"不二"是始终贯穿《坛经》的核心方法。《坛经》新禅学体系以心性本体为理论根据,以心行实践为修行原则,构建了与传统佛教迥异的顿悟禅法。长久以来,"不二"作为佛教固有的把握中道实相的认知方法偏重否定性诠释,在经典解读时忽视了"不二...
关键词:《坛经》 慧能 不二 心性本体 心行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