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议

作品数:229被引量:37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家树力之姚曼波屈茂辉杨际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起点”的驳议:新诗史上的《尝试集》与《女神》被引量:8
《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139-146,共8页姜涛 
在新诗史上 ,胡适的《尝试集》与郭沫若的《女神》都是新诗成立的奠基之作。但在回溯新诗历史起点的时候 ,一种微妙的争论 ,往往在两本诗集之间发生 ,而新诗的评价及历史建构机制 ,也就展开于其中。本文检讨了在这两本诗集的历史定位过...
关键词:《尝试集》 《女神》 新诗 文学批评 历史建构机制 文学史叙述 艺术风格 
孔子“修《春秋经》”之说乃“乌有之谈”——二驳牛鸿恩先生之“驳议”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73-77,共5页姚曼波 
牛鸿恩先生大作《厌弃〈春秋〉尊〈左传〉》 ,批驳笔者关于孔子作《左传》蓝本的观点 ,一口认定孔子“作《春秋》”是“修《春秋经》” ,说是“一经三传 ,都以为经为孔子所修 ,这是司马迁所已具备的观念”。这也是历代经生迂儒的传统习...
关键词:孔子 《春秋经》 牛鸿恩 《春秋》 经学神话 《左传》 文学评论 
《哀郢》与秦军拔郢毫无关系——王夫之“哀郢都弃捐”说驳议
《巢湖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7-11,共5页王万岭 
今天人们说屈原自沉汨罗江是因为秦军攻占了楚国的郢都,这种说法都是源于清初王夫之对屈原《哀郢》一诗的误解和推想。本文以历史记载为依据,结合《哀郢》,从时间、空间和事理等方面,证明王夫之提出屈原为了哀悼郢都沦亡而写《哀郢...
关键词:《哀郢》 屈原 汨罗江 文学 中国 
解放区文学否定论驳议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第5期55-59,共5页贺志强 严文 
本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是中国现代史上血与火交织的岁月,其间中华民族经历了屈辱、愤怒、抗争、拼搏与胜利的曲折和艰难的道路,最终赢得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这是值得中华民族永久引以为自豪的壮怀激烈的岁月。而诞生于斯。
关键词:解放区文学 否定论 “五四”新文学 西方人文精神 知识分子 精英 反帝反封建 启蒙精神 文学精神 思想启蒙 
什么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之路——关于“性描写”的一点驳议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122-123,共2页周森甲 
这两年的中国文坛,出现了一股“性描写热”。津津乐事“性描写”的作品一个接一个,给“性描写热”摇旗呐喊、鸣锣开道、推波助澜的文章一篇接一篇,为“性描写”辩护兼鼓吹的报告一声声送进人们的两耳…… “性描写”而至“热”,为的什么...
关键词:性描写 中国文学 “色” 社会主义文学 人性美 表现人 性行为 有性 作品 摇旗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二卷注释正误一则
《齐鲁学刊》1983年第6期86-86,共1页子善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二卷收入郭老读了鲁实先的《〈史记会注考证〉驳议》后写的《满江红》词,全集注释说:“本篇在收入《蜩螗集》前未见发表过。”此说不确。据查,这首词发表于1940年8月23日新加坡《星洲日报晚版·繁星》,题为《满...
关键词:郭沫若 注释正误 满江红 文学 全集 新加坡 收入 考证 史记 驳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