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告不理原则

作品数:36被引量: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孔红波江晓阳周维平易延友肖渭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安徽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唯实》《中国刑事法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人民法院不得启动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被引量:5
《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5期145-159,共15页易延友 
人民法院启动再审是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一部分,其既包括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也包括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从刑事诉讼基本原理来看,允许人民法院启动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的做法违反了不告不理原则、控审分离原则和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在...
关键词: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 不告不理原则 控审分离原则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上诉不加刑原则 
金融司法监管化的实践困境与理性调适
《财政金融文摘》2022年第5期100-102,共3页赵霞 
一、金融司法监管化面临的实践困境:裁判价值的取舍(一)金融司法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作用的有限性首先,司法的本质是被动的,奉行不告不理原则,金融司法无法主动介人金融风险的化解和处置。因为司法职能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不是以效率为目...
关键词:司法职能 民事审判 金融司法 个案正义 司法监管 不告不理原则 市场失灵 金融风险 
夏秀英诉山东省威海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再审案被引量: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20年第12期11-18,共8页
若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的处理,和对一并提出的行政赔偿请求的处理,载于同一行政复议决定中,彼此可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仅就行政复议决定中有关行政赔偿请求的处理提出起诉,人民法院应遵循不告不理原则,不就行政复议...
关键词:行政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机关 赔偿请求 不告不理原则 山东省威海市 人民法院 
浅论法院变更起诉书指控罪名的法律依据及程序处理
《法制博览》2018年第22期211-211,共1页路秋仪 
在刑事审判实践中,检察院提出的指控与审判后发现指控不一致的情况并不少见。鉴于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中并没有相关明确的观点。因此,理论界对于法院是否有权更改检控罪名有不同的观点。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各地法院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变更指控罪名 控审分离 不告不理原则 
缺席判决之另议
《特区法坛》2018年第4期34-38,共5页刘文慧 
一、问题之提出 法院系统基于司法裁判之惰性,于民事诉讼领域奉行不告不理原则,仰赖于此原则,庭审活动之设计亦秉承法官中立指导、原被告对立主导的一种对抗制轴线予以规范。
关键词:缺席判决 不告不理原则 司法裁判 法院系统 民事诉讼 法官中立 庭审活动 对抗制 
谈谈民事案件办理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中国审判》2018年第4期74-75,共2页姚振勇 薛永松 
在长期的民事案件办理中,特别是在电梯劝阻吸烟猝死一案中,笔者对法官的价值和法律的准确适用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一、处理好司法的被动性和能动性的关系一方面,司法具有中立性。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处于中立地位,因而具有被动性...
关键词:民事诉讼 案件办理 当事人意思自治 不告不理原则 人民法院 被动性 能动性 中立性 
寻妻五年终分手,抚养费始于分居还是离婚?
《人民之友》2016年第5期42-43,共2页若星 
相识于异地,相差10岁,一对鸳鸯恩爱有加。生了小孩后,缘于性格与琐事,妻子离家出走5年,三次诉讼离婚,在增加抚养费后,双方分道扬镳,故事令人唏嘘。分居近5年后,妻子第三次起诉离婚。前两次,双方争议焦点在于离不离,这次争议焦点在于抚...
关键词:杜琼 周谦 芷江侗族自治县 离婚诉讼 夫妻感情破裂 未成年子女 争议焦点 离婚案 夫妻共同财产 不告不理原则 
公证借鉴不告不理原则初探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年第6Z期182-183,共2页陈如炮 
不告不理原则在整个诉讼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黄金法则",它是制约具有裁决性质的国家司法权力的重要原则;遵循不告不理原则,是程序法上中立、公正的根本要求,值得程序性要求极强的公证制度借鉴。
关键词:公证 不告不理 公证请求 
不告也能理——从一起调解案看不告不理原则的发展
《人民之声》2013年第12期47-48,共2页关学东 
从字面上理解,"告"即告诉、控告,"理"即受理、审理,也就是说,对未经控告、起诉的事情,法院不予受理和审理。"不告不理"在法律条文上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却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表现为法院审理民事纠纷的范围由当事人确定,法院无权...
关键词:不告不理原则 民事诉讼法 诉讼请求 民事纠纷 民事调解 处分原则 不予受理 提起诉讼 诉讼权利 人身 
法院对涉案财物的处理不能超出起诉书指控的事实范围被引量:5
《人民司法》2010年第18期10-15,共6页周维平 
诉审同一作为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得到了贯彻,法院对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认定基本上不会超越检察院起诉书指控的范围。对于在审理中发现被告人犯罪后非法处置了被害人的财产,法院不应该固守不告不理原则,不应该对该事...
关键词:起诉书 涉案财物 法院 不告不理原则 刑事诉讼 犯罪事实 司法理念 公诉机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