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系繁殖

作品数:46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大军谭学林袁隆平周文春赵寅槐更多>>
相关机构:兴旺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兴旺生物种业有限公司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麦类作物学报》《中国种业》《中国农技推广》《黑龙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二系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难点与解决方案被引量:3
《中国种业》2020年第11期21-24,共4页王拯 张胜全 任立平 叶志杰 高新欢 陈兆波 穆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100803)。
近几年二系杂交小麦研究及应用发展迅速。产业化过程中不育系繁殖是种子生产工作的关键点,也是产业快速发展的难点之一。针对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存在开颖授粉保纯困难、亲本需求量大、繁育系数较低以及异地鉴定等难点,提出不育系繁殖工...
关键词:二系杂交小麦 不育系繁殖 杂交小麦产业发展 
不育系繁殖育秧技术研究
《农技服务》2016年第3期11-12,10,共3页黄培英 王际凤 陈文彪 施文娟 朱速松 王成招 涂丹 张大双 彭强 
国家成果转化资金"高产抗病抗寒杂交稻汕优108大面积示范"(编号:2014GB2F200257);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黔优108示范研究"(编号:黔科合NY(2013)300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专项"汕优108稻瘟病抗谱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编号:黔农科院院专项[2013]01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专项"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联合2号的抗性基因研究"(编号:黔农科院院专项[2011]028);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培育与人才培养项目"自育杂交水稻组合不育系育种繁殖技术研究"(编号:黔农科院CR合字(2014)58号);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项目"杂交稻新组合汕优108优质高产制种技术研究"(编号:黔农育专字(2014)001)
采用旱育秧和湿润育秧技术培育不育系和保持系秧苗,研究了不育系珍汕97A的繁殖技术。结果如下:(1)旱育秧秧苗矮化,分蘖迟缓,叶片生长慢,秧苗素质不如湿润育秧秧苗。(2)湿润育秧始穗期比旱育秧早2—3d,齐穗期比旱育秧早5d,始穗-齐穗历时...
关键词:不育系 繁殖 湿润育秧 旱育秧 产量 
两系杂交粳稻‘云光109’选育与繁殖制种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3
《西南农业学报》2013年第3期854-858,共5页杨久 刘晓利 奎丽梅 涂建 辜琼瑶 汪云辉 阳艾章 李社萍 
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1CI064);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项目(2001NG03);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10A101)
‘云光109’是利用光敏核不育系(PGMS)‘N95076S’与恢复系云粳恢7号组配而成。具有高产(9.0~13.97 t/hm2)、感稻瘟病(9级),抗白叶枯病(3级)。米饭食口性好、米质优、经检测属优质软米杂交粳稻。2011年同时通过云南省和贵州省农作物新...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 '云光109’ 光敏核不育系繁殖 制种 选育 
宜香1A不育系繁殖栽插密度和苗数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1
《四川农业科技》2010年第12期22-23,共2页胡丹 陈家权 罗尚均 杨茂森 
宜香1A是由宜宾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香型优质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于2001年通过技术鉴定。目前已配组了40多个组合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在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高产、优质、香味浓和适应广等特点。宜香1A亲本繁殖产量的高低,是...
关键词:宜香1A 三系不育系 繁殖产量 栽插密度 苗数 优质杂交水稻 亲本繁殖 农业科学院 
提高常优系列亲本不育系繁殖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第10期92-93,共2页苏宝琴 王建军 王雪刚 俞良 戴俊江 
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杂交种子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种子部门制种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几年常熟市农科所承担了常优系列杂交稻组合的繁殖亲本不育系工作,连续几年来,生产的大面积不育系种子产量达125~150kg/667m^2。...
关键词:亲本种子质量 繁殖产量 不育系 杂交稻组合 技术 杂交种子 杂交水稻 制种工作 
滇Ⅰ型不育系繁殖父本花粉密度与母本异交结实的关系被引量:7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291-294,333,共5页黄大军 于静娟 文建成 顾晓明 房毅 李伟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7);云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NG05)
在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的不育系繁殖田,通过每平方毫米内父本花粉量和母本异交结实粒数的调查,利用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16.254+4.189x,相关系数r=0.719,决定系数r2=0.517,︱r︱=0.719>r0.01,13=0.641。结果表明:父本花粉量与母本异交...
关键词:粳稻 不育系繁殖 父本花粉密度 母本异交结实 相关 
粳稻不育系繁殖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6-10,共5页陈国荣 杨保文 许勇 汤敬红 马如东 黄大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云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NG05)。
通过对滇Ⅰ型杂交粳稻不育系合系42A和榆密15A繁殖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繁殖产量与结实率、有效穗、穗实粒数及千粒重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合理调控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大幅度提高繁殖产量。在生产应用过程中...
关键词:粳稻不育系 繁殖 产量性状 相关 
AL型冬小麦不育系繁殖技术研究初报被引量:5
《新疆农业科学》2007年第2期158-160,共3页聂迎彬 田笑明 韩新年 穆培源 邹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工代赈项目(BTDZ2001-01)
对不育系繁殖的几个重要措施不同父母本行比、母本密度、株高差和喷施赤霉素等综合因素初步研究表明,在父母本行比为2∶2~2∶6时,行比越大,产量越高。当母本密度为11×104株/667 m2时,繁殖产量最高,抽穗50%时喷施2g/667 m2的赤霉素,对...
关键词:杂交小麦 AL型 不育系 繁殖技术 
洞庭湖区杂交水稻不育系繁殖高产技术
《种子科技》2006年第5期48-49,共2页涂志业 郭君 刘洪 管恩相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 洞庭湖区 繁殖产量 杂交 生产基地 技术 高产栽培模式 人为因素 
杂交高粱不育系繁殖及杂交制种的技术要点被引量:1
《新疆农业科技》2005年第6期5-5,共1页张燕 吴贵春 
关键词:杂交高粱 技术要点 不育系 杂交制种 繁殖 杂种优势 杂交种 配制 一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