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华

作品数:10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粳稻不育系不育系粳稻保持系滇型杂交粳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学报》《中国种业》《西南农业学报》《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滇1型粳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时特性研究被引量:4
《杂交水稻》2012年第4期65-71,共7页徐梦 文建成 杨莲莲 黄大军 李伟华 金寿林 陈丽娟 谭学林 
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9BB007);国家"863"计划项目(2010AA101301);云南省教育厅重点基金项目(2011Z039);云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A3006923)
观察了113个育性稳定的滇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的花时特性,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单穗花期为5~10 d,大部分材料为6~7 d;不育细胞质对花时有影响,94%的不育系花时较其相应保持系晚,平均晚约40 min;根据不育系和保...
关键词:滇1型粳稻不育系 花时性状 花时类型 评价指标 
同核异质滇Ⅰ型粳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光合特性被引量:2
《作物学报》2011年第11期2075-2084,共10页苏家秀 谭学林 徐津 李伟华 海梅荣 王婷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B00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0AA101301)资助
滇Ⅰ型不育系和保持系是我国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最主要的技术体系之一。本研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79对滇Ⅰ型同核异质粳稻不育系及保持系上三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
关键词:同核异质 不育系 保持系 滇型杂交粳稻 光合特征参数 
新质源粳稻不育系花粉败育特点及其潜在杂种优势(英文)被引量:3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330-335,共6页王石华 张忠林 谭学林 文建成 李伟华 
云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NG05);云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粳稻不育系细胞质遗传背景单一,开发新质源不育系显得尤为重要。花粉败育特点、不育的稳定性以及潜在的强杂种优势是不育系利用的前提条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调查了14份新质源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特点、育性稳定性和杂...
关键词:新质源 粳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败育特点 杂种优势 
滇Ⅰ型不育系繁殖父本花粉密度与母本异交结实的关系被引量:7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291-294,333,共5页黄大军 于静娟 文建成 顾晓明 房毅 李伟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7);云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NG05)
在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的不育系繁殖田,通过每平方毫米内父本花粉量和母本异交结实粒数的调查,利用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16.254+4.189x,相关系数r=0.719,决定系数r2=0.517,︱r︱=0.719>r0.01,13=0.641。结果表明:父本花粉量与母本异交...
关键词:粳稻 不育系繁殖 父本花粉密度 母本异交结实 相关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回复株的基因型鉴定被引量:1
《分子植物育种》2008年第4期650-654,共5页文建成 黄大军 谭学林 王石华 谭亚玲 顾晓明 李伟华 房毅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706760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7);云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NG05)资助
通过对在套袋繁殖产生的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A群体中发现的可育株、及其与不育系杂交产生的F1和可育株自交S1代的育性和核恢复基因位点分析,发现不育系合系42A中出现的大约0.11%可育株包括两种类型。一类细胞质正常可育,核无恢复基因,基...
关键词:滇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可育株 恢复基因 育性 
滇型杂交粳稻可育株混杂对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西南农业学报》2006年第6期987-990,共4页黄大军 欧林英 高梅 李伟华 房毅 顾晓明 
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NG02)
通过可育株在杂交粳稻种子中不同混杂比例对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可育株混杂量的多少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处理间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随着可育株混杂比例的增加,产量逐渐降低,即可育株含量增加1%,每公顷将减产50~450kg;杂...
关键词:杂交粳稻 种子 可育株 混杂 产量 
滇Ⅰ型粳稻不育系原种提纯技术研究被引量:4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441-442,454,共3页黄大军 谭学林 张树华 李伟华 顾晓明 
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NG02)
采用单株选择(不育系和保持系花粉镜检)、成对回交、株系鉴定、混系繁殖,辅以在开花期去除不育系中异杂株的方法提纯滇Ⅰ型不育系;经田间种植鉴定,原种纯度达99.90%以上;缩短了种子生产年限,减少繁殖代数,有效地保持了不育系原有的配合...
关键词:粳稻不育系 提纯技术 Ⅰ型 田间种植鉴定 单株选择 株系鉴定 原种纯度 种子生产 保持系 配合力 繁殖 镜检 花粉 回交 杂株 花期 防杂 
滇一型粳稻不育系黎榆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被引量:3
《中国种业》2003年第5期41-42,共2页黄大军 李炎渊 李伟华 江梅华 顾晓明 
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NG02
关键词:滇一型 粳稻 不育系 黎榆A品种 选育 应用 
滇榆1号A中散粉株的出现及对策研究初报被引量:4
《杂交水稻》1998年第S2期8-10,共3页张树华 黄大军 金寿林 顾晓明 杨丽娟 李伟华 
云南省"八五"科技攻关"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课题
经镜检、单株成对回交、混系繁殖到4代,滇输1号A中出现0.375%的散粉株,散粉株染色正常和 不正常的花粉粒几乎各占50%,且自交结实正常,形态特征和不育系、保持系极其相似。用散粉株和不育系测 交,F代结实正常。散粉株...
关键词:滇榆1号A 散粉株 纯度 
滇籼型温敏不育系“913A”的育性研究及利用初报被引量:2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343-346,共4页彭桂峰 李铮友 李伟华 蒋春和 李有文 
云南省教委资助项目
从滇四型籼稻“913A”的测交一代中出现大量的不育株,观察表明是“913A”不育系自交结实的后代.经分期播种研究,“913A”具有明显的温敏特性,自交结实的主导因子是温度.日平均温度21.88~24.27℃为育性转换温度,在日平均26.73℃的条件...
关键词:温敏不育系 育性转换 温度 籼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