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思维

作品数:84被引量:31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师安宁贾媛媛蒋大兴李安孙海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将夫妻公司穿透识别为实质一人公司的裁判思维之争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5年第1期32-52,共21页刘俊海 
2024年度全国工商联重点课题“法治民企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4K20310。
夫妻公司是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夫妻创业离不开稳定、透明、公平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夫妻公司是否为实质一人公司,存在同案不同判现象。有些判例对夫妻股东无条件地套用自证清白的证据规则,增加了夫妻投资与公司治理风...
关键词:实质一人公司 外观主义 实质主义 夫妻共同财产 股东独立人格 举证责任倒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事裁判文书路径研究
《中国审判》2024年第24期80-83,共4页吕佳音 刘琼 
家事案件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家事案件的司法裁判应当遵循“和合”的整体思维,参考“天人合一”的民本思想,借鉴“经权之道”的衡平原则。法官可凭借整体性、实质性、衡平性的裁判思维,结合传统情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具体化方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事案件 完善路径 裁判文书 家事裁判 司法裁判 适用方式 裁判思维 
审理涉表见代理纠纷的裁判思维
《中国应用法学》2024年第6期149-166,共18页何波 
为妥善审理涉及表见代理纠纷案件,行为人代理权外观以及相关联信息都是影响相对人判断行为人是否有代理权的因素,相对人在行为时不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且无过失,才能主张表见代理的保护。在判断行为人代理权外观、相对人是否善意时,法官...
关键词:诚信 善意相对人 代理权外观 举证责任 综合评判 
反思以后果为导向的司法裁判思维——探求一种谦抑限制的标准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9期111-123,共13页孙海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FX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4CXTD07)。
后果主义裁判颠倒了“法的发现”与“裁判的证立”,以预测的可能后果作为裁判思维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后果的预测和评价来选择法律并形成裁判结论。极端的后果论思维不可取,温和的后果论可细分为适用规则的后果主义与续造规则的后果主义,...
关键词:后果主义裁判 依法裁判 形式限制 实质限制 合理性 
乌台诗案视角下的宋代诉讼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1期149-170,共22页何良彬 
乌台诗案可谓观察宋代诉讼实践的宝贵样本,过去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文学、史学以及文本层面,诉讼程序层面研究较少,本文借径诗案材料,尝试对北宋诉讼文化做具体剖析和价值借鉴,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基本背景与主要过程、司法机构及职责分工、...
关键词:乌台诗案 诉讼程序 裁判思维 司法职业化 
隐名股东案外人异议之诉的裁判思维被引量:1
《中国应用法学》2023年第6期96-105,共10页杨秀清 
基于金钱债权执行依据,执行登记于执行债务人名下的股权时,隐名股东往往因股权代持而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裁判此类案件基于对涉及隐名股东与执行债权人之间相互冲突利益之衡量,融入具有主观性的商事外观主义、信赖利益等价值判断;为统...
关键词:案外人异议之诉 制度逻辑 价值判断 隐名股东 财产权归属 
后果导向裁判思维的方法论反思被引量:5
《学术界》2023年第8期130-142,共13页孙海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程序保障机制研究”(20AFX003)的阶段性成果。
与常规的从法规范出发的推理思维不同,后果论则反其道以后果评价作为逻辑论证前提。这种思维方式着眼于预测和评价后果,较为贴近常人的直觉判断,故而在实践中较受欢迎,以至被广泛运用于法律发现、法律解释以及裁判说理等法律适用活动的...
关键词:后果考量 社会效果 法教义学 谦抑性 依法裁判 
离婚后一方迁居外地 孩子应当归谁抚养
《法庭内外》2023年第5期18-19,共2页刘洋 龙立 
抚养与探望是亲子关系得以良好维系的重要纽带,然而在当今人口跨地域流动较为频繁的情况下,父母离异后分居异地导致探望权利无法有效被保障,这成为抚养权争夺的重要诱因。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件审理中,创新...
关键词:抚养权 父母离异 裁判思维 地域流动 未成年人 亲子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裁判思维的两种路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65-73,共9页唐楠栋 
早期的司法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裁判思维存在偏差,形成了机械推理型、概念取向型和不恰当衡量型三种裁判思维模式。近年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的成功实践,有助于修正前述偏差。总结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三批典型...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裁判思维 后果考量 规则考量 
寻找一份70余年前文件引发的三问
《人民法治》2023年第4期30-33,共4页刘树德 
作为国家公文的刑事裁判文书往往由首部、事实、理由、判决结果和尾部五个部分组成。刑事裁判文书样式对这些部分的不同结构安排,自然会直接影响刑事法官的裁判思维逻辑和刑事裁判文书说理的最终样态。新中国成立以来,刑事裁判文书样式...
关键词:刑事裁判文书 裁判文书说理 裁判思维 刑事法官 判决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