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力向量

作品数:38被引量:11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济科吕中荣杨秋伟林皋袁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工业建筑》《水运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种改进的残余力向量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计算力学学报》2024年第2期263-269,共7页康哲民 雷能忠 祖庆芝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引导性)项目(2020Y01010113);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201265);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课题(ZZY2021B102)资助项目.
残余力向量法是结构损伤识别中常用的方法,复杂结构中单元数量较多而损伤位置较少,容易造成无关变量增多,进而导致计算量过大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残余力向量法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该方法利用刚度联系向量与残余力向量之...
关键词:残余力向量法 损伤识别 线性相关 刚度联系矩阵 抗噪分析 
基于时域残余力向量特征分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2
《振动工程学报》2023年第6期1516-1526,共11页曹震雄 翁顺 李佳靖 陈志丹 于虹 闫俊锋 余兴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22046,51778258);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CFA047);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21K085-1,2020K006,2020D006);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KYY2019029(19-21))。
提出基于时域残余力向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从结构振动方程出发,推导强迫振动条件下由结构动力响应求解时域残余力向量的表达式。时域残余力向量包含与损伤过程相关的时间信息,可以用来识别损伤发生的时刻。通过结点时域残余力向量值...
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损伤识别 残余力向量 矩阵特征分解 
基于LSTM神经网络和残余力向量法的结构损伤识别被引量:1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5期872-879,共8页宋福春 杨子豪 付聿旻 崔福和 白祥鸽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8YFC0809600,2018YFC0809606)。
目的 为减少传统残余力向量法的工作量,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一种采用LSTM神经网络与残余力向量法相结合方法。方法 以结构损伤后的残余力作为LSTM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指标,建立输入与输出之间模型,同时运用分步损伤识别法,对可能存在损伤...
关键词:结构损伤识别 LSTM神经网络 残余力向量法 损伤评估 
基于静力残余力向量的结构损伤评估方法被引量:6
《计算力学学报》2021年第5期625-630,共6页杨秋伟 周聪 李翠红 罗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02138);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科技项目(2019B10076)资助项目.
残余力向量法是一类常用的损伤识别方法,现有的残余力向量法都是基于动力测试的模态参数,和动力测试数据相比,静力测试数据往往精度更高,且无需模态分析等复杂操作。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静力残余力向量法用于结构损伤评估。所提方法利...
关键词:损伤识别 残余力向量 静力测试 模型缩聚 位移 代数解 
残余力向量矩阵变化率的损伤诊断法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1年第2期211-215,共5页李国庆 罗帅 苏睿 王泽铭 汪城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A030310168)。
为降低损伤诊断时模态数据不完备对损伤识别结果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运用残余力向量矩阵变化率的损伤检测法。采用缩聚法对结构自由度进行缩减,并推导出结构自由度缩聚后的残余力向量表达式。通过利用结构损伤前、后的前几阶模态参数计...
关键词:损伤识别 模型缩聚 残余力向量 抗噪分析 
基于自由度缩聚的最小秩修正损伤诊断
《应用数学和力学》2020年第10期1103-1109,共7页李国庆 罗帅 张丽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A030310168)。
为了解决实测模态参数与有限元分析模态参数不匹配对损伤诊断精度影响的问题,推导了基于自由度缩聚法的残余力向量公式及最小秩修正公式.通过对结构自由度缩聚后的损伤前、后残余力向量的运算,可以得出相较于损伤前的残余力变化率向量,...
关键词:最小秩修正 模态缩聚 残余力向量 抗噪分析 损伤诊断 
基于残余力向量法和树种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二步法被引量:4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4期46-50,共5页赵一霖 刘济科 吕中荣 丁政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23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A03031312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18004;2016A020223006)
基于二步法对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首先,通过改进残余力向量定位方法对结构单元进行排查、找出疑似单元;然后基于频域参数建立目标函数,并利用元启发式树种算法(Tree-seed algorithm)对于结构损伤进行反演。为了改善算法的优化能力,引...
关键词:树种算法 残余力  梁结构 频域参数 
基于模拟退火机制的人工蜂群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被引量:3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2期88-92,共5页周梓檀 刘济科 吕中荣 丁政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2333;1127236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A03031312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18004;2016A020223006)
人工蜂群算法是模仿蜜蜂行为提出的一种群智能优化算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只需要对问题的解进行优劣的比较,通过各人工蜂个体的局部寻优行为,最终在群体中使全局最优值突现出来,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但较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为了克服这一...
关键词:人工蜂群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残余力向量 损伤识别 
基于残余力向量的桁架梁损伤识别研究被引量:4
《力学与实践》2016年第5期526-530,共5页孙增寿 王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8198)
定义残余力向量为结构的损伤指标,给出了根据结构特征值方程详细推导残余力向量的理论过程.并以简支桁架梁为研究对象,利用残余力向量进行桁架梁的局部损伤识别,成功识别出桁架梁的单一和多处局部损伤;同时考虑实际测量中存在噪声影响,...
关键词:残余力向量 损伤识别 刚度连通矩阵 抗噪分析 
基于残余力向量的高桩码头基桩损伤诊断研究被引量:3
《振动与冲击》2016年第4期188-192,203,共6页张干 孙熙平 王倩 张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9134);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201332849A090,2014328224040)
对于有上部结构的髙桩码头基桩损伤诊断研究,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提出一种实用可行的诊断方法。根据振动微分方程,推导出残余力向量的表达式,定义残余力向量绝对值作为损伤诊断指标。以一高桩码头排架为研究对象,在多种工况下,基于残余力...
关键词:高桩码头基桩 环境激励 有限元模型 残余力向量 损伤诊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