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作品数:5586被引量:418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班班多杰索南才让才让赵改萍徐东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兰州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准噶尔部入藏之际的青海蒙古诸部
《中国藏学》2024年第3期87-98,214,共13页杨代成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朝驱准保藏与治边安边政策调整研究”(项目编号:23CZS043)阶段性成果。
康熙末年准噶尔部远征西藏之际,青海蒙古诸部的异常表现引起康熙皇帝警觉。他随之召察罕丹津进京面谈,更为深刻地了解了围绕六世达赖喇嘛的争议。同时,康熙皇帝出人意料地破格册封察罕丹津郡王,成功分化青海蒙古上层,继而通过罗卜藏丹...
关键词:清朝 青海蒙古 蒙藏关系 藏传佛教 边疆民族政策 
藏传佛教释梦理论及其现实应用管窥
《法音》2024年第5期24-31,共8页旦知才旦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安多藏区基层社会治理的调查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16JJD850005。
据媒体报道,2023年成立的初创公司Prophetic,开发了一款名为“Halo”的头戴设备。Prophetic公司表示,该设备可以引发清醒梦,让人们在梦中意识到自己正在睡觉,从而使其掌控自己的梦境,有效利用这段时间。例如,CEO可以为即将召开的董事会...
关键词:初创公司 媒体报道 应用管窥 董事会 藏传佛教 CEO 工程师 
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寺院时空分布变化及现状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中国藏学》2023年第6期166-177,219,共13页毛生武 苏尕藏嘉 
安多地区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藏传佛教寺院空间格局形成的必要前提,而西藏文明东向发展与中原文明走向一体,藏传佛教“主向北上”“逐步东渐”和历史时期中央政权扶植政策渐趋强化,及西藏地方和安多地区政教合一等复杂社会历史影响,是...
关键词:安多地区 藏传佛教寺院 时空分布 现状格局 
抚寺安边:明清河湟治理嬗变与藏传佛教寺院分布秩序重塑
《华南地理学报》2023年第2期84-92,共9页陈祎韬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2021KYZZ02013)
明清两代对河湟的治理上都表现出了因俗而治的特点,这对于现今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明代在“多封众建,僧徒尚用”的思路下,赋予了河湟藏传佛教寺院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这对河湟佛寺的空间分布秩序产生了较大影响,是...
关键词:治理嬗变 河湟地区 寺院分布 秩序重塑 
河西藏传佛教文化的包容性及其研究价值——以吐蕃和西夏时期为例被引量:1
《中国藏学》2022年第3期151-156,217-218,共8页郑堆 王振宇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与藏传佛教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7ZDA230)阶段性成果
自唐朝中期吐蕃文化逐渐传入河西,迄今藏传佛教文化已于河西地区存续发展一千多年,先后留存有丰厚的藏传佛教文化遗存。河西地区的藏传佛教文化是以藏汉为主的各族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包容性、丰富性、和谐性的具体体现。藏...
关键词:河西走廊 藏传佛教文化 汉藏圆融 包容性 
清代瞿昙寺大国师等名号的册封与废除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56-166,共11页聂红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朝西北边疆治理与国家安全研究”(项目编号:16BZS101);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康熙末年清朝驱准入藏研究”(项目编号:21lzujbkydx054)阶段性成果
顺治十年(1653),西宁卫瞿昙寺上层喇嘛入京朝觐,清朝沿袭明朝制度,敕封公葛丹净为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札失欢着尔为灌顶广济弘善国师、拉思俄卓尔为都纲,同时颁发了保护寺院人口和财产的敕谕。康熙三十七年(1698),公葛丹净之孙官著图...
关键词:清代 青海 瞿昙寺 藏传佛教 大国师 
信仰的阶序建构: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实践--以甘肃省武威市金塔寺为例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1期182-189,共8页姜馥蓉 
兰州大学“一带一路”专项一般项目“丝绸之路上的藏传佛教文化”(2018ldbryb003);国家民委2019年项目“谷苞中华民族理论研究”(2019-GMC-005)阶段性成果.
本文根据田野调查资料,观察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社会中其它宗教形态及社会文化之间的张力和共生状态,分析其在多元文化空间中吸纳和整合其它社会文化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阶序特点,为藏传佛教中国化乃至宗教中国化实践提供一个启发性的经...
关键词:藏传佛教 多元文化 佛教中国化 
略论藏传佛教后弘期宗喀地区圣人圣迹向圣地的嬗变被引量:1
《青海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25-32,共8页白佩君 
藏传佛教后弘时期许多高僧在安多宗喀地区静修传法,并留下了诸多弘法圣迹。由于他们的宗教威望和护法活动,留有圣迹的地方逐渐成为信仰者供奉和祭拜的场所,在藏传佛教复兴的态势下,各教派相继形成,弘法高僧遗留圣迹的地方宗教功能和地...
关键词:后弘期 藏传佛教 宗喀地区 圣迹遗留 圣地 
藏医学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及其发展大事记——以内蒙古地区为中心被引量:1
《中国民族学》2019年第2期74-93,共20页赵书苑 白雅莉 宗喀·漾正冈布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藏蒙医学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15ZDB116);2018年兰州大学“一带一路”专项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海外民族志调查与整理研究———以吉尔吉特—巴尔特斯坦(Gilit-Baltistan)为中心》(2018ldbrzd001)阶段性成果。
蒙古上层自公元13世纪中叶开始接触藏传佛教.公元16世纪以降,藏医学又随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蒙古各部.随着贡本(塔尔寺)、拉卜楞、官隆(佑宁寺)等安多和蒙古各地大珈蓝中曼巴扎仓的相继建立,吸引蒙古各部的学僧前来修习,为蒙古地区造就...
关键词:佛教僧侣 藏医学 拉卜楞 藏传佛教 医学典籍 佑宁寺 医学体系 蒙古文 
藏区治理的本土资源:藏族高僧调解及其功能被引量: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39-44,共6页杨雅妮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藏族传统调解在藏区社会矛盾化解中的有效性和规范化建设研究”(17SFB2028);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国家治理视域下的边疆司法治理研究”(18JHQ06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藏区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又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实现。从古至今,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本土治理资源,藏族高僧调解一直是藏区治理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
关键词:藏区治理 高僧调解 藏传佛教 纠纷解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