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

作品数:210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伟斌紫燕冠雄武家璧方北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亲历曹操墓的发掘与认定
《纵横》2024年第10期42-49,共8页徐慧前 
“河南安阳西高穴发现了曹操墓!”像晴空里响起一声炸雷,这个消息在2009年岁末的神州大地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一个尘封千古之久、有着种种神秘传说的历史悬案,一朝破解,举国关注。街头巷尾、饭桌酒肆,大家都在谈高陵、说曹操,轰动效应...
关键词:河南安阳 轰动效应 曹操 东南亚 
金朝“增封”曹操疑冢说辩证
《殷都学刊》2024年第2期54-59,94,共7页李浩楠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明代文献中的辽金史料整理与研究”(22XZS001)阶段性成果之一。
南宋时期,士人推崇“蜀汉正统论”,对曹操的贬斥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高峰。南宋出使金朝的使者途经相州,撰写的《语录》及诗文,记载曹操有七十二“疑冢”,而且金朝“增封”这些疑冢。提及“疑冢”说的南宋使臣有楼钥、范成大、周煇、京...
关键词:金朝 增封 曹操墓 正统观 
曹操墓出土铜印为铺首衔环肖形印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23年第12期31-32,共2页娄钰杰 
自2009年河南安阳西高穴2号墓发掘以来,围绕此墓是否为曹操高陵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其中第205号文物——铜印(图1),在其考释研究上也颇具争议。
关键词:铺首衔环 曹操高陵 曹操墓 肖形印 河南安阳 铜印 发掘 
“曹操墓”千古谜案终被解
《凤凰周刊》2023年第28期102-103,共2页徐学勤 
曹操墓的真相,是一桩千古谜案。自古以来,就有曹操“七十二疑家”的说法。疑家也就是假坟,历史上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对曹操疑家言之凿凿。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更是通过《三国演义》,把疑家之说传得人尽皆知。根据《三国演义》里的描述,曹操...
关键词:文人士大夫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七十二 河南安阳 葬身之地 曹操 彰德府 
曹操考古那些事儿
《科学画报》2023年第6期39-39,共1页高蒙河 
在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位于河南安阳的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开馆了。我参加过这个考古项目的一些发现研究和保护利用的论证过程,也算是一个亲历者和见证人。2010年前后,曹操高陵在考古发现之初就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讨...
关键词:曹操高陵 公众考古 考古方法 国际博物馆日 遗址博物馆 曹操墓 证据链 河南安阳 
曹操高陵亮相:洗去历史的“标签”
《廉政瞭望》2023年第10期54-55,共2页瀛洲海客 
2023年4月29日,河南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成为“五一”期间游客的热门去处。曹操墓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河南安阳安丰乡派出所破获了一起盗墓案,追回三块东汉画像石残块。该文物来自安丰乡下辖西高穴村的一处墓穴,...
关键词:曹操高陵 遗址博物馆 曹操墓 河南安阳 东汉画像石 盗墓 墓穴 安丰乡 
从“常所V”到“所常V”——兼及曹操墓出土石牌的语言考古问题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3期107-116,共10页王彤伟 
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重大项目(2021CXC30)。
曹操墓发掘出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的语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调查发现,“常所V”在汉语史上存在的历史很长,并非仅见于中古史籍。它从东汉早期出现,随后逐渐发展,唐宋元最为流行,明代渐少,清代口语性较强的文献中虽已不...
关键词:常所用 所常用 曹操墓石牌 
从“常所V”到“所常V”——兼及曹操墓出土石牌的语言考古问题
《古汉语研究》2022年第4期83-95,共13页王彤伟 
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重大项目”(2021CXC30)。
曹操墓发掘出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的语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调查发现,“常所V”在汉语史上存在的历史很长,并非仅见于中古史籍。它从东汉早期出现,随后逐渐发展,唐宋元最为流行,明代渐少,清代口语性较强的文献中虽已不...
关键词:常所用 所常用 曹操墓石牌 
项木咄:打开考古的正确方式
《时代邮刊》2021年第10期48-49,共2页夏天 项木咄 
因为盗墓类小说的风靡,再加上近几年曹操墓、海昏侯墓等墓葬的发掘,大众容易产生错觉,以为考古队只发掘墓葬。在很多人眼里,考古约等同于"官方盗墓",坊间甚至还有"考古白天作业,盗墓夜里点灯"这样的顺口溜。作为考古领域的专家,项木咄...
关键词:海昏侯墓 发掘 曹操墓 盗墓 考古现场 科普 顺口溜 
曹丕曾下令“毁坏”曹操墓
《养生保健指南》2021年第4期49-49,共1页郭春雨 
近年来,随着盗墓小说的风行,“摸金校尉”一词也广为人知,为曹操墓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汉代陈琳所作《为袁绍檄豫州》云:“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曹操为了弥...
关键词:盗墓小说 曹丕 三国时期 中郎将 神秘色彩 史书记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