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克西

作品数:69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任一鸣王志萍胡冬汶王敏汪娟更多>>
相关机构:伊犁师范学院昌吉学院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年与社会》《南方文坛》《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西部(新文学)(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新疆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叶尔克西散文的草原记忆与文化认同
《雨露风》2024年第5期00045-00048,共4页迪娜·木拉力 
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民族生活与历史经验的一种记录,而场域作为一个民族的栖居之所,是保证民族文化记忆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正如草原对于哈萨克族来说,不仅仅是栖居地,它更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的内涵。叶尔克西的散文...
“祛魅”与“返魅”——论叶尔克西小说中服饰叙事所蕴含的生态意识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22年第4期156-162,共7页刘维笑 王敏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旅游视域下的新疆当代多民族汉语文学绿洲生活经验书写与文化阐释”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XZW008;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文化润疆语境下的新疆当代汉语文学创作服饰书写与文化意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从小说集《额尔齐斯河小调》到《黑马归去》《枸杞》等,叶尔克西在小说创作方面日渐成熟。她的《黑马归去》曾一举夺得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叶尔克西在小说创作上近年保持着较为旺盛的精力,并在结合时代语境反映牧区...
关键词:叶尔克西 牧民生活 草原牧区 生态意识 骏马奖 自然之美 近期出版 文学创作 
生命观的拓展与丰富——浅论从散文《永生羊》到电影《永生羊》主题之升华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6期94-96,共3页包玉 成湘丽 
新疆大学本科生创新项目研究成果"新疆大学阅读现状的比较分析和社会调查--以汉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为例"(项目编号:XJU-SRT-16019)
生命的美丽在于传承,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对于生命有着不同的理解,也有着相同的归属。从散文《永生羊》到电影《永生羊》对叶尔克西来说是大的突破,从"牺牲轮回"到"典礼仪式",是在自然的天命观中融入主人公自身成长的生命轨迹,电影在生...
关键词:《永生羊》叶尔克西 生命 仪式 命运 
迁徙的空间——论叶尔克西散文中的游牧文化因子被引量: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60-63,共4页汪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新疆项目"新疆文化地理与新疆当代散文"(项目编号:11XJJCZH004);新疆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西部散文作家的文化地理分析"(项目编号BS120228)
游牧是新疆当代散文作家们言说的一种精神方式,在新疆当代散文中最为具有典型意义的游牧文化因子的作家是叶尔克西——以汉语写作的哈萨克族女作家。游牧文化的因子塑造了叶尔克西对游牧生活的感知与表达的方式,并成为叶尔克西生命中的...
关键词:叶尔克西 游牧文化 空间 
叶尔克西:多重语境中的汉语叙事被引量:1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16-120,共5页张春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09XJC75100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高校基金重点项目(06.0191.13)的阶段性成果
在新疆的文学书写中,一个典型现象是民族作家的单边叙事取向,固守本民族的书写成为文学对话与交流的一大难题。在这种大环境下,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的"双语写作"尤其是她的汉语叙事就成为管窥多元文化的有效通道。叶尔克西本身以汉语...
关键词:叶尔克西 民族性 文化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