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庭

作品数:56被引量:10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崔陇鹏李猛志宁晶李红艳喻梦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服装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古建园林技术》《农业考古》《艺海》《艺术探索》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寄物与泛神:从燕庵看日本茶庭的空间样式营造
《时尚设计与工程》2023年第6期36-38,共3页杨乐怡 周景崇 
茶庭文化是日本近百年间传统园林艺术发展的精华,通过将造园思想与当时社会思想形态相融合,运用“复杂化”的设计手法与“写意”的造景方式来阐述园林艺术中的禅宗思想。以日本传统茶庭中的燕庵茶庭为研究对象,探索该历史时期日本茶庭...
关键词:日本茶庭 禅宗 空间样式 形式美 
泡茶席是施展茶道之美的场所
《茶道》2022年第12期88-88,共1页蔡荣章 
茶席是泡茶、奉茶、喝茶的地方,最小的范围叫“泡茶席”,用以摆放茶具,用来泡茶,并让泡茶者与品茗者在此喝茶。如果扩大范围到泡茶席的房间,这间摆放泡茶席的地方就称为“茶室”。如果再扩大范围,把整座包含茶室的房屋都作为举办茶会使...
关键词:茶室 茶道 泡茶 空间设计 茶具 茶会 茶庭 扩大范围 
小鹿斋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2022年第2期28-31,共4页惠雯 
东湖边的每个茶馆都有自己的性格,就像它的主人一样。小鹿斋,因主人喜欢鹿而得名。茶馆的位置比较冷僻,并不好找,但这并不妨碍有缘人的到来。小鹿斋的门牌被一片竹林遮挡,透过竹影,隐约可见西面临湖的平台,正应了百转千回之后“林深时...
关键词:茶馆 青苔 茶庭 
日本茶庭中飞石动线的形态与构成特征被引量:1
《室内设计与装修》2022年第3期108-110,共3页李路阳 贺鼎 李厚君 沈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8022);北京社科基金项目(18YTC019)。
日本传统茶庭是日本传统茶道文化与传统建筑中的精华,通过设置在茶庭中的飞石连接茶室与外部空间。本文以日本传统茶庭中的飞石动线为对象,通过资料调查等手段,对其动线的布局形式、物理形态以及动线与景观要素的构成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风景园林 日本茶庭 飞石动线 布局形态 景观要素 
油焖春笋
《佛教文化》2021年第4期124-127,共4页寄庵主人(文/图) 
牡春笋肥且甘樱花凋落如雪片料理入午馔昨夜一场春雨,落红无数。寄庵茶庭、池塘、山石、青苔上铺满落樱残瓣,犹如三春清泪,惹人愁思。日本有“樱开七日”的谚语,樱花从满开到凋谢只有七天时间,而且会在一夜间盛开,然后迅速凋零.
关键词:樱花 青苔 茶庭 
日本茶道与茶庭浅析
《福建茶叶》2021年第2期283-284,共2页邱爱林 
内江师范学院校级一般项目:大树移栽工程存活率影响因子研究与对策-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20YB26)。
阐述了日本茶道的发展及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茶庭是为了满足茶道仪式而特地设计的环境,它引导人们进入孤寂、静雅的氛围,亦与茶道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日本茶道和茶庭为背景,通过分析具体的设计理念和造景元素,探究日...
关键词:日本茶道 茶庭 影响 
京都苔寺里的茶庭
《茶道》2020年第11期66-67,共2页纯道 
西芳寺位于京都市西北部的岚山南麓,背靠洪隐山,面临西芳寺川,最初是圣德太子的别墅,由奈良时代的名僧行基以此作为寺院进行创建改造,最初名为净土宗"西方寺"。1339年重建为禅宗寺院,是日本最古老的庭园之一。西芳寺以庭园而闻名,满园...
关键词:苔藓植物 京都市 圣德太子 奈良时代 禅宗寺院 净土宗 庭园 
明清时期苏州私家园林与日本私家园林设计异同
《美与时代(城市)》2020年第11期69-70,共2页尤瀚霆 
中日园林都是东方园林,在世界园林景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苏州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时代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发展成为了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园林景观形式。日本的许多文化起源于中国,其初期园林艺术也并不例外...
关键词:苏州私家园林 明清时期 日本私家园林 枯山水 茶庭 
京都桂离宫中的茶庭
《茶道》2020年第9期56-59,共4页纯道(文/图) 
京都桂离宫是一处由茶庭与池塘相结合园林,总面积六万九干多平方米,回游式庭院和数寄屋风格都是纯日本建筑,1615年(元和元年)由智仁亲王下令建造,而后由二代智忠亲王等世代公家陆续改建而成。所谓“离宫”,相当于中国的行宫,桂离宫于十...
关键词:皇家园林 茶庭 日本古典园林 历史文化遗产 桂离宫 十九世纪 庭院 行宫 
松花堂庭园里的三座茶庭
《茶道》2020年第3期46-50,共5页沈纯道(文/图) 
松花堂昭乘法师在日本宽永十四年(公元1637年)时辞去真言宗寺院的住持一职,在京都府八幡市男山的"泉坊"处建了一座"松花堂"草庵,并在这里度过了晚年。由于明治时期的神佛分离,泉坊后来被拆除,于1891年将松花堂与其客殿、庭园等一起从旧...
关键词:真言宗 明治时期 草庵 庭园 八幡 住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