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

作品数:376被引量:11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杭勇宁智锋高利华李春霞董秋月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细微之处见真章(五)--古诗中的哲理与生活智慧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5年第6期48-49,共2页
白话释义:《观雨》是陈与义在国破家亡之际,避难于湖南邵阳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宋高宗建炎三年底,金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次年五月,再侵潭州(今长沙)。陈与义身处江湖,目睹山河破碎、百姓遭难,内心激荡,面对窗外暴雨,挥笔写下了这首...
关键词:陈与义 七言律诗 生活智慧 爱国情怀 雨景 湖南邵阳 山河破碎 国家危难 
陈与义的七律诗风与“简斋体”之辨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2期157-157,共1页张立荣 
陈与义七律转益多师,既得杜甫之雄浑悲壮、苏轼的用典及诗语的通脱流便,更有黄庭坚的诗法讲究及陈师道的语言朴拙,偶有柳宗元的寄兴遥深,但主体风格还是前期的清新典实与后期的雄健悲慨。其诗在南宋能独立一体,正出于对唐风的回归,因此...
关键词:陈与义 江西诗派 陈师道 主体风格 七律诗 转益多师 简斋 柳宗元 
評《萬里江湖憔悴身——陳與義南奔避亂詩研究》
《新宋学》2024年第1期328-334,共7页陶熠 
兩宋之际的战爭丧乱和代际转换给宋代士大夫的文化心理与文学风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陈与义(1090—1139)便是这一转型过程中的典型样本,刘克庄称其“避地湖峤,行路万里,诗益奇壮”(1)可谓的评。南奔避难的经历助益了陈与义诗歌“以简严...
关键词:陈与义 文学风貌 东亚系 刘克庄 中国诗学 俄勒冈大学 诗益 风格转变 
“近密”的陳與義研究與陳與義的“近密”詩學——讀王宇根《萬里江湖憔悴身——陳與義南奔避亂詩研究》
《新宋学》2024年第1期321-327,共7页周劍之 
在南北宋之交的诗坛上,最耀眼的诗人当属陈与义。五六百首的存诗从数量上看也许算不得多,但卻有着高度精熟的样貌和通贯始终的诗学追求。严羽《沧浪诗话·诗体》特别提出“陈简斋体”(陈与义号简斋),並将其与杨万里“诚斋体”並列,推举...
关键词:一祖三宗 陈与义 沧浪诗话 江西诗派 《清明》 宋末元初 简斋 诚斋体 
陈与义的七律诗风与“简斋体”之辨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76-87,共12页张立荣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代七律流变史研究”(14BZW057)。
陈与义被方回列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但也有不少学者质疑其江西诗派诗人身份。其江西诗派诗人身份是后世诗学的建构。陈与义七律转益多师,既得杜甫之雄浑悲壮、苏轼的用典及诗语的通脱流便,更有黄庭坚的诗法讲究及陈师道的语言朴拙,...
关键词:陈与义 七律 简斋体 
惟有“香”如故——记吕氏合香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吕宣贵
《走向世界》2024年第32期84-85,共2页魏伟 
“炉香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焚香》一诗,描写了宋代文人雅士生活四艺中的焚香一艺。这一雅事在宋代诸多文人如苏轼、黄庭坚、杨万里的作品中皆有体现,足见香文化在当时是何等的盛行。
关键词:宋代诗人 文人雅士 陈与义 杨万里 黄庭坚 制作技艺 苏轼 第四代 
柳宗元与陈与义山水诗比较研究
《今古文创》2024年第30期45-48,共4页黄婷敏 
陈与义的山水诗继承韦柳,与柳宗元的山水诗有许多相似性,特别是意象与意境有较大相同,意象上的淡雅脱俗,意境的幽寂。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两者的山水诗仍然存在差别,内容和情感和风格存在差异。
关键词:柳宗元 陈与义 山水诗 
“一夜春雨”何来“卖杏花”--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赏读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6期87-89,共3页赵小丽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值得玩味,杏花不仅象征了明艳生动的春光,更象征了失地收复、祖国统一的消息,是陆游爱国主义诗情的又一体现。
关键词:陆游 杏花 陈与义 爱国主义 
樱桃红透润乡愁
《龙门阵》2024年第6期83-85,共3页沈顺英 
清代李渔说:“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樱桃。”樱桃先百果而熟,素有百果第一枝的美誉,正如宋代诗人陈与义在《樱桃》诗里所绘:“四月江南黄鸟肥,樱桃满市粲朝晖。赤瑛盘里虽殊遇,何似筠笼相发挥。”
关键词:宋代诗人 陈与义 李渔 黄鸟 《樱桃》 乡愁 樱桃红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赏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3期36-39,共4页刘云霞 
海南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理念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HnjgS2022-13)阶段性研究成果;海南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学生科研创新的本科专业文学课分级教学模式研究”(Hnjg2022ZD-49)阶段性研究成果;琼台师范学院校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QTjg2022-35)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梦喻人生在中国文学中具有悠久的创作传统,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将人生比作一场大梦,传达出他对于生命的敏锐体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本文根据陈与义的人生遭遇和思想体系,探讨了词人“人生如梦”思想产生的原因,归纳...
关键词:人生如梦 陈与义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