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

作品数:2226被引量:4218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姜心禄郑家国池忠志但尚铭邓良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都平原马街遗址古洪水事件遗存考古发现与研究被引量:6
《地学前缘》2021年第2期181-201,共21页朱诚 徐佳佳 黄明 杨占风 张娜 江章华 白铁勇 陆福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04,41571179,4140121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08B02);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LQG1206);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2SKL003)。
2014年5月,对四川成都郫县马街遗址古洪水事件做了调查,该遗址经度为103°55′39″E,纬度为30°53′37.1″N,遗址海拔为黄海高程499.758 m,遗址的2014CPMT1-T2探方中有古代生长在地下的树根1处、冲刷带来的独木舟1处、古树干9处。经光...
关键词:成都平原 马街遗址 古洪水事件 考古遗存 宝墩文化 
成都平原西部土壤速效钾含量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水土保持学报》2019年第2期176-182,共7页董琴 王昌全 李启权 李冰 黎国阳 徐强 李萌 曾杰熙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SQ2018YFD080041);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7SZ0188)
为了准确获取土壤钾素剖面分布信息,掌握区域钾素运移和合理精准施肥的需要,基于134个剖面(0—100 cm)采样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成都平原西部土壤速效钾剖面分布特征,并对比分析了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
关键词:土壤速效钾 空间变异 影响因素 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西部土壤全磷的剖面分布及主控因素被引量:7
《资源科学》2018年第7期1397-1406,共10页李珊 李启权 王昌全 蒋欣烨 罗丽婷 方红艳 秦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8);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6ZB0048)
掌握土壤性质的剖面分布特征是认识土壤元素分布与迁移的重要前提。基于134个土壤剖面的523个采样数据,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分析了成都平原西部1m深土壤全磷的剖面分布特征,并揭示了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亚类和土属)和土地利用方...
关键词:全磷 剖面 影响因素 成都平原 
沼肥施用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土壤及作物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4
《生态科学》2018年第1期35-41,共7页宋三多 刘汉军 刘轶豪 刘武 谭渊 董振寰 唐雪 余秀梅 陈强 欧阳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8);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NZ0044)
为研究沼肥施用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土壤及作物养分、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种不同施肥处理,包括沼肥低量(BL)、沼肥中量(BM)、沼肥高量(BH)、沼氮混施(BN)、氮磷钾肥(NPK)及不施肥(CK)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
关键词:沼肥 稻麦轮作 土壤与作物养分 重金属 
成都平原西部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2
《环境科学研究》2018年第2期295-302,共8页张浩 李启权 唐嘉玲 陈香琪 秦畅 方红艳 王昌全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No.16ZB004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3BAD07B13)~~
为探究成都平原西部土壤氮素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34个耕层土壤采样点,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揭示w(TN)和w(AN)(AN为碱解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利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不同因素对其空间变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关键词:土壤氮素 空间变异 影响因素 量化分析 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边缘洪雅县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与景观格局被引量:4
《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第18期65-70,共6页姚兴柱 白根川 管清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循环农业科技工程"(2012BAD14B00);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田氮;磷排放轻简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NZ0028)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居民为生产和生活便利修建的固定住所,社会表现为农村居民空间的聚集,其时空演变与景观格局变化受当地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笔者通过成都平原边缘洪雅县1997、2006、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借助RS...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空间变化特征 景观格局 
成都平原典型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被引量:1
《土壤》2016年第2期395-400,共6页高雪松 邓良基 张世熔 徐安琪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8)资助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成都平原典型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探讨了不同农田生产模式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特征。结果表明:"稻–(菌废料)–麦"模式(FR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总CO2当量为1.44×107 g CO2-eq,为3种模式中最小...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 秸秆 利用模式 环境影响 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农业废弃物施用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的影响被引量:3
《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第6期96-100,共5页李瀚 邓良基 朱双 周伟 雷伟 刘嘉玮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8)
为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于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2个小麦生长季,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量的废弃物施用处理,研究废弃物施用下小麦氮素吸收转运特征。结果表明:与纯化肥相比,稻秆全量还田显著降低小麦生育前期的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显...
关键词:稻杆 猪粪 冬小麦 氮素吸收积累 氮转运 
成都平原菌渣还田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特征被引量:8
《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第3期295-300,共6页李瀚 邓良基 胡佳 刘田恬 邓欧平 高雪松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8)
为合理利用菌渣,以化肥施氮量为基准,设置1,1.5,2,2.5倍氮量的菌渣还田处理,采用田间定位监测并结合室内分析实验,以期通过研究稻田田面水中氮素和磷素的动态变化探明菌渣还田下面源污染风险。结果表明:与化肥处理相比,菌渣还田处理显...
关键词:菌渣 田面水   
成都平原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水分及机播油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264-268,共5页陈红琳 陈尚洪 王昌桃 郑开林 蒋梁材 刘定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0BAD01B08);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项目(2011JYGC04-013);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2011NZ0098-15-6)
研究成都平原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水分、机播油菜出苗及其生长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川油36"为供试品种,设置水稻秸秆不还田、半量还田和全量还田3个处理,分析比较不同秸秆还田量条件下土壤含水率、机播油菜出苗率、机播油菜农艺...
关键词:秸秆还田 土壤水分 机播油菜 成都平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