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

作品数:2004被引量:6310H指数:6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凤荣姜广辉曲衍波杨庆媛张佰林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国土资源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喀斯特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自然影响因素分析——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严志强 劳晓帆 史莎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城—乡人口流动驱动乡村重构的作用机理、地域类型与地方效应”(42361033)。
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基于高精度的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喀斯特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自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村居...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喀斯特地貌 空间分布特征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地理信息系统 核密度估计 
基于MCR和InVEST模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5年第2期35-41,共7页伍鑫杰 程文仕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0XJY031);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S[2020]GHB4637)。
本文以肃州区为研究区域,在分析现状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InVEST模型进行区位适宜性和生态服务重要性评价,以生态安全为首要原则建立划分标准,依据划分标准将区位适宜性和生态服务重要性评价结果进...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最小阻力模型 InVEST模型 区位适宜性 生态服务重要性 布局优化 肃州区 
基于“三生空间”协调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5年第2期58-62,共5页李艳 程文仕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0XJY031);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S[2020]GHB4637)。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酒泉市肃州区为例,在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三生空间”协调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类型划分为城郊融合型、集聚提升型、限制扩张型...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协调度 “三生”空间 布局优化 肃州区 
中国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1期237-248,共12页段斌俏 陈万旭 曾杰 
科学揭示农村居民点景观破碎化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实现乡村土地集约利用、科学制定乡村规划、推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2000、2010年和2020年全国土地利用遥...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景观破碎化 景观格局指数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中国 
多灾山地区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5年第2期50-53,57,共5页李知远 王培茗 谢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定量分析的古村落建设安全智慧研究——以小江断裂带为例”(41867069);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21Y289);云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2021Y068)资助。
以多灾山地区域的盈江县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盈江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具有正相关性,以“高—高”型和“低—低”型聚类为主,整体呈“北...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分布特征 影响机制 空间自相关 多灾山地区域 
面向精细化土地综合整治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海南省岭头村为例
《小城镇建设》2025年第1期65-70,共6页李云 沈凤钱 何思嘉 吕凯 蓝瑾 
2023年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极端情况下超大城市立体空间安全韧性战略研究”(编号:2023-HZ-03);深圳大学2035卓越研究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深圳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先行示范研究”(编号:ZYZD2309)。
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和促进可持续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正处于探索乡镇或村庄等尺度协同各类用地要素实现国土空间提质增效的阶段,然而乡村地域存在大量低效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 土地综合整治 农村居民点整理 人地关系 整理潜力 海南省岭头村 
平原农区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转型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资源科学》2025年第1期68-83,共16页曲衍波 贺薪翰 董晓珍 刘春强 杨勇 李元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434,4247129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4CGLJ17);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23)。
【目的】探讨农村居民点转型特征可以丰富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体系,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乡村空间重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农村居民点在区域和村庄尺度的差异性表现形态,从“点”状和“面”状两个方面对其形态特征、转型过程...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 农村居民点 点-面形态 驱动机制 平原农区 
农村居民点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转型特征及关联机制
《资源科学》2025年第1期84-96,共13页张佰林 张欣瑜 赵逸宁 刘虹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260,41801193);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30801210273152)。
【目的】耦合土地利用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开展农村居民点转型研究,为协调农村居民点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冲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本文借鉴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冲突-协调”理论模式,引入耦合协调模型、皮尔逊相关性系数、灰...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利用形态 显性形态转型 隐性形态转型 关联机制 天津市 
基于“三生”空间的岩溶山地农村居民点发展势能测度——以撒拉溪镇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第23期192-196,共5页张岚岚 孙建伟 邓玲玲 罗静 田野 
2024年度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24RWZX-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61028);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313)。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三生”空间的前提下,选取具有典型岩溶贫困山区特点的撒拉溪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撒拉溪镇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势能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空间分布趋向性强,布局混乱,势能差异大。建议...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三生”空间 发展势能测度 撒拉溪镇 
湘江流域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2024年第6期344-353,共10页孙字祥 胡涛 李超民 杨凤玲 周楷淳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2C001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JJ50389)。
[目的]探究多因素驱动下湘江流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形成过程,为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优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村庄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借助景观格局指数、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湘江流域2...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景观格局指数 空间自相关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农作物播种面积 湘江流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