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金属

作品数:20被引量:19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汪珊张宏达李政红卢焕章袁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学前缘》《矿物学报》《地质学报》《地质论评》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留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南三江金厂河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铁同位素分馏机制及其对成矿物质来源的制约被引量:9
《岩石学报》2022年第1期157-171,共15页陈福川 程晓林 韩润生 李龚健 刘金宇 常河 贾祯 程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26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85521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902070)联合资助。
金厂河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省保山地块最具代表性的远端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之一,查明其成矿金属来源对理解该类矿床成因以及区域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成矿阶段代表性含铁矿物的铁同位素组成,探讨其在成矿过程中的分馏...
关键词:铁同位素 成矿金属 矽卡岩 金厂河矿床 保山地块 
基于新的合成流体包裹体方法对成矿金属在熔体-流体相间分配行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第2期241-249,共9页袁顺达 赵盼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22304、41672095);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编号:201808110264)资助。
岩浆挥发相出溶过程中各组分在熔体-流体相间的分配行为对于岩浆热液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由于传统实验方法对成矿金属在熔体-流体相间分配行为的研究难以保持体系的封闭性,严重制约了人们对元素在熔体-流体相间分配行为及其...
关键词: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 熔体-流体相间分配行为 锡在熔体-流体相间分配系数 LA-ICP-MS 高温高压实验 
蚀变洋壳的Cu-Zn同位素组成
《地质学报》2015年第B10期104-105,共2页黄建 刘盛遨 高永军 黄方 肖益林 陈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编号41573018)资助的成果
铜(Cu)和Zn(锌)属于第一过渡族金属元素,分别有2种(^63Cu、^65Cu)和5种(^64Zn、^66Zn、^67Zn、^68Zn、^70Zn)同位素。作为重要的成矿元素,Cu-Zn同位素能够被用于示踪流体演化路径和制约成矿金属的来源(e.g.,Mathur et al....
关键词:同位素组成 洋壳 蚀变 金属元素 成矿元素 成矿金属 流体演化 路径 
为什么中酸性小岩体成大矿?被引量:18
《西北地质》2012年第4期128-133,共6页陈衍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139301);国家973项目(2006CB403500)资助
"小岩体成大矿"是对岩浆-流体成矿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找矿勘查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中酸性小岩体成大矿的原因是在岩浆形成、演化过程中,小岩体比大岩体更容易富集成矿元素,更有利于成矿流体和物质运移,是更有利的成矿物质沉淀储集空间。
关键词:中酸性小岩体 矿床 成矿金属 流体运移 
大洋Fe-Mn氧化物稀有气体来源:来自CC区多金属结核He同位素的证据
《矿物学报》2011年第S1期684-685,共2页卜文瑞 石学法 张铭杰 刘季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06028);中国大洋协会国际海底区域"十一五"研究开发项目(编号:DYXM115-01-2-01)
大洋Fe-Mn氧化物主要有产出于深海洋盆的多金属结核和产出于海山基底岩石表面的Fe-Mn结壳。当前对Fe-Mn氧化物稀有气体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来源的认识尚存在争议。研究认为,因东太平洋洋隆火山热液活动带来了大量成矿金属,从而位于东...
关键词:多金属结核 东太平洋海盆 稀有气体来源 氧化物 同位素组成 火山热液活动 成矿金属 起步阶段 证据 经济价值 
成矿元素的气相迁移与实验研究被引量:8
《地学前缘》2009年第1期68-75,共8页张生 熊小林 T.M.Seward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303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3047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0714011)
越来越多的野外观测和实验数据表明,气相对成矿元素的迁移和富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高温火山气体形成的升华壳和凝结水中富集多种岩浆组分和成矿金属;中低温的地热田水蒸气中也检测到成矿元素;某些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富气体包裹体比...
关键词:成矿金属 气相迁移 溶解度 实验研究 
斑岩铜矿若干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34
《矿床地质》2007年第2期221-229,共9页姚春亮 陆建军 郭维民 袁林 李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209)资助
斑岩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对其成矿作用的认识对找矿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文章通过收集和整理有关文献总结了近年来斑岩铜矿研究在构造和岩浆对成矿作用的控制、成矿金属和成矿流体来源、矿石伴生金属组分含量的影响因素等...
关键词:地质学 斑岩铜矿 构造背景 岩浆活动 成矿金属 成矿流体 伴生元素 综述 
纳米物质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被引量:2
《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第4期385-389,共5页朱笑青 王中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072036)中国科学院重点知识创新(KZCX3-SW-125)资助项目
将纳米科学与技术应用在地球化学研究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除已经在自然界的矿床、 火山喷发物及地气中发现金属的纳米微粒外,对内生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成矿金 属有可能成为单质微粒进行迁移,由于其具有极强的...
关键词:地球化学研究 纳米物质 内生金属矿床 火山喷发物 技术应用 纳米科学 纳米微粒 成矿机制 成矿金属 吸附性能 金属成矿 表生条件 吸附作用 研究成果 找矿方法 自然界 地气 上升 
海洋软泥水成矿金属组分存在形式及其溶解—沉淀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年第2期49-53,共5页吴琳 汪珊 张宏达 郭振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02021)
依据溶液化学平衡反应模型理论,对海盆和洋盆软泥水的成矿金属组分存在形式及其溶解-沉淀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软泥水中除Fe存在部分高价态外,Mn、Cu、Ni、Co均以低价态的形式存在,它们不可能通过化学沉淀作用生成以高价态锰矿...
关键词:地球化学模拟 海洋软泥水 成矿金属组分 溶解沉淀作用 海洋地质学 海洋化学 
海洋底层水成矿金属组分存在形式和沉淀矿物的定量研究被引量:2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2期56-59,共4页张宏达 汪珊 杨振京 李政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02021)
该文以测试资料为依据,以溶液化学平衡反应模型理论计算为手段,对海盆和洋盆底层水的成矿金属组分存在形式和沉淀矿物进行定量计算,发现海洋底层水系统为非平衡的地球化学动力系统,系统中发生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与转移,海洋底部现...
关键词:底层水 成矿金属组分 存在形式 溶解-沉淀作用 海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