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法

作品数:322被引量:2333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表层沉积物沉积物富钴结壳南黄海热液区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大西洋中脊26°S热液区成矿物质来源探讨被引量:2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0年第6期1648-1659,共12页范蕾 王国芝 石学法 Astrid Holzheid Basem A.Zoheir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项目(DY135-S2-2-05,DY125-12-R-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082)。
南大西洋中脊的26°S热液区广泛发育多金属硫化物、底泥、枕状熔岩、非活动性烟囱体和活动性烟囱体。为了有效探索硫、铜等成矿物质的来源以及成矿作用过程,分别以玄武岩、烟囱体残片及块状多金属硫化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熔融包裹体、...
关键词:南大西洋中脊 26°S热液区 熔融包裹体 硫同位素 铜同位素 
大西洋中脊26°S热液区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幔源区性质被引量:2
《矿物岩石》2020年第1期9-20,共12页范蕾 王国芝 石学法 杨耀民 Holzheid Astrid Zoheir Basem A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项目(DY135-S2-2-05,DY125-12-R-01)。
南大西洋中脊(SMAR)属于慢速扩张脊,26°S(SMAR 26°S)热液区是中国新近发现的以玄武岩为基岩的热液区。本次研究对热液区的玄武岩开展了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揭示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岩浆源区性质,探讨其成矿潜力。结果表明,该热...
关键词:南大西洋中脊 26°S热液区 玄武岩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潜力 
深海富稀土沉积研究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0
《中国稀土学报》2019年第5期517-529,I0001,共14页张霄宇 石学法 黄牧 滕国超 麻书畅 黄大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面上项目(41773005);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三五”课题(DY135-R2-1-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2305)资助
深海富稀土沉积是指稀土元素含量(包含Y)2400x10^-6的一类深海沉积物,以中-重稀土富集、与钙十字沸石紧密共生而区别于其他深海沉积类型。深海富稀土沉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广泛分布,其稀土氧化物资源量可达1000亿t,其中重稀土资源量约为...
关键词:深海富稀土沉积 地球化学特征 载体矿物 富集机制 物质来源 
渤海BH08孔磁学参数变化机制与环境指示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报》2018年第11期4530-4544,共15页董靓雯 姚政权 石学法 姜兆霞 刘青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1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962);国家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606401);亚洲大陆边缘项目(GASI-GEOGE-03)资助.
边缘海-陆架区是研究海陆交互作用的理想区域,该区沉积物记录了海平面、气候与构造变化的重要信息.渤海作为我国的内海,前人对该区虽然进行了环境磁学方面的研究,但是受复杂的沉积环境影响,渤海沉积物的磁性变化机制十分复杂,因而需要...
关键词:渤海 BH08孔 磁性矿物 环境磁学 海平面 
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羽状流的逐时变化被引量: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年第5期41-51,共11页于永贵 石学法 迟万清 胡子峰 乔淑卿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黄河调水调沙的沉积记录"(GY0215SG07)
2002年黄河实施调水调沙以来,黄河入海泥沙普遍以异轻羽状流的形式在河口附近的有限区域内堆积下来。采用2011年、2012年以及2013年调水调沙期间3期静止轨道海洋水色卫星(GOCI)数据对黄河口附近海域进行悬浮物浓度反演,提取了黄河口羽...
关键词:调水调沙 羽状流 逐时变化 驱动因素 
印度洋洋盆BC02站位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被引量:1
《地质科技情报》2018年第3期99-106,共8页滕国超 张霄宇 石学法 陶春晖 黄大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3005;40706057);大洋专项基金项目(DY125-11-R-05)
沉积物类型和物质来源对于深海固体资源的勘探调查和成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印度洋洋盆南部可能分布富含稀土元素的深海黏土沉积区和含铁锰结核硅质沉积区,但是目前该区域相关研究较少。对大洋第34航次在中...
关键词:中印度洋洋盆 表层沉积物 地球化学特征 物质来源 沉积环境 
晚全新世东亚季风高分辨率沉积记录:来自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证据被引量:2
《海洋科学进展》2018年第2期216-228,共13页徐军 石学法 刘升发 刘建兴 单新 董智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亚洲大陆边缘"源-汇"过程与陆海相互作用(GASI-GEOGE-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资助项目--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U1606401)
对位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MZ05孔浅钻岩芯进行粒度、常微量元素、AMS^(14)C测年分析,获得2.90-1.80ka B.P.期间粒度和常微量元素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线。综合分析MZ05孔地球化学元素比值(CIA,Rb/Sr)曲线发现沉积物源区的化学风化强...
关键词:敏感粒级 化学风化 高分辨率 东亚季风 泥质区 东海 
预处理对海洋黏土矿物XRD测试结果的影响被引量:4
《海洋科学进展》2018年第2期242-252,共11页王颖 乔淑卿 葛晨东 石学法 方习生 董智 
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项目--东南亚海岸带脆弱性合作调查研究和亚洲大陆边缘"源-汇"过程与陆海相互作用(GASIGEOGE-03)和马来半岛海岸带脆弱性及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2015-026)
海洋沉积物为环境和古气候再造提供良好的地质示踪记录,其中海洋黏土矿物被作为有效指标广泛应用。黏土矿物的预处理方法对其相对组成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寻找适合不同海域环境简便而有效的预处理方法是黏土矿物研究中很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黏土矿物 有机质 碳酸盐 氧化铁 X射线衍射 
白令海北部陆坡23ka以来古生产力变化及其对海冰扩张的响应被引量:1
《海洋学报》2018年第5期90-106,共17页宋腾飞 王宏雷 陈漪馨 李朝新 朱爱美 白亚之 石学法 Gorbarenko Sergei Bosin Aleksandr 刘焱光 
南北极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估专项(CHINARE2017-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6054;41106166)
本文基于白令海北部陆坡ARC6-B11岩心的沉积物粒度、颜色反射率、有机碳/氮含量和高分辨率化学元素XRF扫描数据,结合底栖和浮游有孔虫AMS14C测年资料,重建了研究区23ka以来至中全新世的沉积记录,重点研究了海冰的扩张变化对生产力和沉...
关键词:白令海北部陆坡 冰筏碎屑 古生产力 海冰扩张 
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被引量:4
《稀土》2018年第2期31-39,共9页方明山 石学法 肖仪武 李传顺 
中国大洋协会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综合支撑项目(DY125-22-02)
大洋深海富稀土沉积物是潜在的具有巨大经济意义的新型稀土矿产资源。为查清其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并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运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以及MLA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稀...
关键词:深海沉积物 稀土元素 赋存状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