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

作品数:1095被引量:26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广郭丽陈斌陈运玲邢保良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院邯郸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养生月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十指连心
《养生月刊》2022年第5期398-399,共2页温长路 
“十指连心”是说人的十个手指都和心联系在一起,无论哪个手指受伤,心都会感到疼痛的。后常用它表达骨肉情深的意思。流行示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回:烧红的铜斗“烙得(姜后)筋断皮焦,骨枯烟臭,十指连心,可怜昏死在地”。明·汤...
关键词:《南柯记》 《封神演义》 许仲琳 成语典故 汤显祖 骨肉情 健康长寿 中医学 
成语典故话养生之“一毛不拔”
《养生月刊》2021年第1期28-30,共3页温长路 
成语"一毛不拔",源出《孟子·尽心篇》:"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在这里,孟子是批评战国时代卫国的思想家杨朱自私行为的。一毛,喻极其微小,指不用花费多大精力的事;如此简单的行为就可以为天下人造福,可杨朱连这点牺牲精神...
关键词:自私行为 成语典故 牺牲精神 天下人 孟子 
成语典故话养生之“不合时宜”
《养生月刊》2020年第12期1071-1073,共3页温长路 
成语“不合时宜”源出《汉书·哀帝纪》:汉哀帝妄听夏贺良等一伙骗子的话,企图通过更改年号和计时方法等手段,以求得自身的健康和国家的太平。结果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哀帝醒悟后,处置了夏贺良一伙,说其所作所...
关键词:成语典故 汉哀帝 计时方法 不合时宜 
成语典故话养生之“讳疾忌医”
《养生月刊》2020年第10期868-870,共3页温长路 
成语"讳疾忌医"源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
关键词:齐桓侯 成语典故 扁鹊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腠理 寡人 讳疾忌医 血脉 
成语典故话养生之“暗送秋波”
《养生月刊》2020年第9期821-823,共3页温长路 
成语"暗送秋波"出自元代杂剧《东墙记》,是说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定下连环计,智除奸贼董卓的事。在王允为吕布设下的宴席上,年轻的吕布与美貌的貂蝉在席间眉目传情,"可意人,一见了心下如何忍,送秋波眼角情"。二人用眼神传递使对方心领神会...
关键词:成语典故 元代杂剧 眉目传情 中医学 眼神 
成语典故话养生之“夜以继日”
《养生月刊》2020年第6期495-497,共3页温长路 
成语"夜以继日"源出《孟子·离娄下》,是他赞扬周公的话:"周公思兼三王,以施田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意思是说,周公全心全意扶佐他的侄子成王执政,学着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的贤德治理国家。他结合...
关键词:上夜班 胃黏膜 生物钟 睡眠不足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话养生之“五月披裘”
《养生月刊》2020年第5期391-393,共3页温长路 
五月披裘"源出《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庄,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
关键词:毛织品 空气层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话养生之“改头换面”
《养生月刊》2020年第4期308-311,共4页温长路 
改头换面源自唐代寒山《诗三百三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直意是说化妆打扮、改变容貌的,例如明代罗贯中在《平妖传》第六回中写道"若得道之后,可往东京度取卿女。虽然改头换面,卿亦自能认也",凌濛初在《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卷...
关键词:诗三百 成语典故 《初刻拍案惊奇》 凌濛初 罗贯中 寒山 《平妖传》 
成语典故话养生之“高枕无忧”
《养生月刊》2020年第2期120-122,共3页寓愚 
高枕无忧源出《战国策·齐策四》,说的是孟尝君的故事。孟家养有门客三千余人,其中有位叫冯谖的。有一次,冯去薛地为孟尝君讨债,他不但什么也没有讨回来,反而烧了所有借债人的借据,说这是"以为君市义也",弄得孟尝君哭笑不得。不久,孟尝...
关键词:成语典故 孟尝君 战国策 封地 老百姓 
从成语典故“对症下药”谈起
《养生月刊》2017年第7期594-595,共2页赵广兰 
“对症下药”这则成语来源于《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府史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关键词:对症下药 成语典故 养生保健 医学知识 食品健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