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杂剧

作品数:268被引量:19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广超徐忠明俞为民傅秋爽曾美桂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北安国中学:从抗战烽火中走来,在守正创新中成长
《乡音》2024年第5期56-56,共1页
河北安国中学位于“千年药都”安国市,元代杂剧奠基人、戏剧作家关汉卿的故里。1945年7月25日,河北安国中学在抗战烽火中诞生于安国县西北马村,定名为“晋察冀边区第七中学”。1958年定名为“河北安国中学”的名称。建校79年来,在优秀...
关键词:校园文化 文明校园 晋察冀边区 荣誉称号 戏剧作家 元代杂剧 河北安国 关汉卿 
元代杂剧《汉宫秋》中的音乐元素与文学表现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3年第12期141-143,共3页李巍巍 
元代杂剧《汉宫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之一,该剧在元代文化繁荣的背景下诞生,融合了音乐元素和文学表现,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精彩绝伦的艺术画面。本文将探讨《汉宫秋》中的音乐元素表现和文学表现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深入...
关键词:元代杂剧 《汉宫秋》 音乐元素 文学表现 
古人爱看“反腐戏”
《民间故事选刊》2023年第20期53-53,共1页
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勒手下的参军周延贪污了几百匹黄绢。为惩戒警示,石勒经常让优在宴会上以此事为题材进行表演,参军戏由此传开。参军戏的流行,除了题材接地气外,与情节明了、演法简单也有关系。表演时只需两名演员,两人插科打浑...
关键词:元代杂剧 参军戏 接地气 东晋十六国 反腐 
《太古传宗》所存元杂剧曲谱考析
《中国戏剧》2023年第7期64-66,共3页陈玉成 朱隽峰 
《太古传宗》刻印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共三卷六册,其中前两册收录了《西厢记》全本曲谱,第三第四册收录了元代和明代经典杂剧、传奇和散曲曲谱。该书刻印之后未有传唱记录,近代以来有学者研究《太古传宗》,均认为书中所记曲谱为昆曲...
关键词:《太古传宗》 《西厢记》 元代杂剧 元杂剧 《九宫大成》 全本 曲谱 散曲 
关汉卿杂剧的人民性—— 与落魄文人马致远杂剧相较
《文存阅刊》2023年第2期47-49,共3页段文静 
关汉卿,马致远都是元代杂剧创作的大家,二人不同的性格形象与人生际遇造就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创作倾向,其作品风格各异。关汉卿杂剧包含强烈的人民性,而马致远杂剧则透着落魄文人仕途失意的苦闷。本文将从作品内容题材,语言特征两方面对...
关键词:元代杂剧 关汉卿 人民性 马致远 落魄文人 
宋代女性如何创业
《当代青年》2022年第20期42-43,共2页李婷婷 
电视剧《梦华录》讲述了北宋年间三位女性直面困境,相互扶持,共同将小茶坊永安楼发展成汴京最大酒楼的故事。这部剧改编自元代杂剧名家关汉卿的四折杂剧。剧中繁华的汴京成为了无数平凡女子追逐梦想的舞台,见证了赵盼儿们用智慧和勇气...
关键词:元代杂剧 关汉卿 赵盼儿 汴京 宋代女性 创业 市井 梦华录 
元曲“火烧祆庙”考论
《中华戏曲》2022年第1期82-104,共23页汤德伟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科研项目“元代三夷教文化与杂剧创作”。
“火烧祆庙”的典故在元代杂剧和散曲中广泛流播,然学界没有对其本源进行详细确切的考证,该典故实源于佛教“火烧天祠”故事。分析元杂剧中“火烧祆庙”之典的引用背景,可为证实该典故源自佛教故事提供有力证据。在全面分析元代散曲引...
关键词:元代散曲 元代杂剧 情感基调 宗教主题 元曲 悲剧意蕴 元杂剧 爱情故事 
元代杂剧兴盛的缘由
《半月选读》2022年第1期19-19,共1页青木正儿 
中国的戏曲艺术发展到宋金时期渐渐成熟,到了元代,杂剧创作更是呈现出繁荣景象。元代都市经济的繁荣为元杂剧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也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元代出现了许多人口集中的大都市,人们也需要文化娱乐,而杂剧这种俗文化非常...
关键词:元代杂剧 杂剧创作 剧本创作 元杂剧 宋金时期 都市经济 文化娱乐 城市居民 
元杂剧对古琴文化内涵的重构研究被引量:1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76-81,共6页张艳辉 
福建省社会科学项目(FJ2020B095)。
伴随着雅音日渐陵替,元代古琴音乐不复强调其治世化俗的功能,更多的是文人对修身理性的追求。元代杂剧中,"琴"意象在其文化隐喻层面有了较大改变,"琴剑书箱""琴堂"的意象全部指向禄位功名;"月下听琴"模式的建立则体现了元代风浪士子的...
关键词:元代杂剧 古琴文化 重构 
何以“十旦九张”? 兼论“张派崛起”的时代意义与京剧未来(下)
《中国戏剧》2021年第12期45-48,共4页齐致翔 
《西厢记》堪称大师一生最具扛鼎意义的代表作,源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由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所著,主要写封建社会年轻人对爱情幸福的追求及与封建家长意志的冲突,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活,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之前有人为荀慧生改编为...
关键词:《西厢记》 元代杂剧 王实甫 封建家长 荀慧生 人物形象 封建色彩 京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