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救济

作品数:80被引量:29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马登科常廷彬刘雪莲陈玺汪传才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诉讼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缺席当事人提起撤销诉讼主体适格论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5-72,116,共9页马登科 黄馨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体系中民事执行现代化研究”(20&ZD195)。
当前上诉和再审救济对缺席当事人保护不周延,撤销诉讼虽可为缺席当事人提供充分救济但面临主体适格的质疑。为此,可调整撤销诉讼的立法定位与制度逻辑,使之摆脱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和遏制虚假诉讼逻辑的限制,回归非常规救济程序的定位与...
关键词:撤销诉讼 缺席判决 程序救济 虚假诉讼 法律解释 
论线上线下诉讼行为的“等效原则”——新《民事诉讼法》第16条第2款的解释论展开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4年第5期166-180,共15页汪放 
《民事诉讼法》(2021年修正)首次在总则部分确立民事诉讼线上线下诉讼行为的“等效原则”,其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等效原则”的确立,不仅为有序推进我国在线诉讼的健康发展提供合法性依据,而且为深入探索在线诉讼的具体规...
关键词:“等效原则” 解释论 “等效原则”的适用 “等效原则”的程序救济 
非法电子数据排除的理论基点与制度建构:以数字权利的程序性救济为视角被引量:14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年第3期62-80,共19页谢登科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刑事证据理论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ZDA139
对数字权利的干预和侵犯,不仅来自私人主体或组织,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国家权力机关,特别是在刑事侦查违法取证中对数字权利的侵犯。在刑事诉讼中实现对数字权利的保护和救济已成为数字时代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非法证据排除是程序性...
关键词:数字权利 电子数据 程序救济 非法证据排除 
论民事执行程序中的人权保障被引量:3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258-271,共14页李燕 高星阁 
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司法制度与人权保障——以民事司法改革诉权保护为样本的研究”(19JJD820014);西南政法大学2021年度校级科研资助项目(2021XZNDQN-01)。
民事执行程序虽然以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实现作为主要目标,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对被执行人基本人权的保障同样应当予以重视,此两者作为现代人权理念的应有之义,共同构成了民事执行程序中的人权保障话语体系。但是民事执行程序的主要使命决定...
关键词:民事执行 人权保障 比例原则 程序救济 强制执行法 
《民法典》违约金调减抗辩之释明被引量:2
《浙江学刊》2022年第6期94-103,共10页袁大川 
《民法典》违约金调减的释明问题是理论与司法实务中亟待回应和明确的问题。民事诉讼法对此并无明确规定,而民事实体法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又存在矛盾冲突之处,对于法官的不当释明也缺乏有效的程序救济机制。违约金调减释明的适用困境根...
关键词:违约金调减 抗辩 消极释明 程序救济 
小额诉讼程序改革的法理审视与制度完善被引量:3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52-160,共9页于涛 刘新星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各级法院繁简分流问题研究”(YB2018025)阶段成果。
我国现阶段小额诉讼程序的实践运作,还无法真正实现案件分流、缓解司法资源紧张、使普通民众获得高效率低成本定纷止争渠道的期许,究其原因是其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制度创设后,正在迎来相关救济机制和配套规制的设计讨论。从理性主...
关键词:小额诉讼程序 繁简分流 上诉权 程序救济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的程序救济被引量:12
《法学研究》2021年第5期114-128,共15页金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相互作用研究”(19CFX058)的中期成果。
为保护案外人排除对执行标的强制执行的实体权利,民事诉讼法第227条第2句建立了以案外人申请再审与案外人异议之诉为内容的二元救济体系。二元救济体系将程序认定的正确性与实体权利的真实性绑定在一起,体现了民事程序法对实体法的依附...
关键词:案外人异议之诉 案外人申请再审 “客体同一性” 
附带上诉制度的具体构建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年第5期212-214,共3页冷畅 
二审程序中,被上诉人因主观因素或者客观情况未提起上诉的,对于上诉人的扩大的诉讼请求,其只能以防御的姿态对抗上诉人,不能表达自己的诉求。为了平衡上诉方与被上诉方的诉讼地位,从程序上救济被上诉人,减少再审监督程序的启动以维护我...
关键词:附带上诉 程序救济 公平保护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中的被告人权利保障——以法律的正当程序为视角被引量:5
《人权研究(辑刊)》2019年第2期461-483,共23页步洋洋 
教育部2018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值班律师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8YJC820070)的阶段性成果;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大数据时代西北地区社会治理中的刑事法治”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因改变传统的控、辩、审三方齐备式的诉讼构造,可能因被告人之庭审缺位而带来权利保障措施旁落,进而冲击正当程序项下的若干原则与规范而备受疑义。立足于刑事诉讼制度乃至整个司法制度变革的时代语义,对刑事缺席审判...
关键词:正当程序 缺席审判 正当性 权利保障 程序救济 
虚假诉讼程序救济论被引量:7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142-153,208,共13页王约然 
虚假诉讼作为典型的民刑交叉法律问题,其有效解决,不仅应侧重维护司法秩序,更应高度重视权利的程序救济。这不仅关涉实体权利属性和程序功能属性的分离与整合,还牵涉诉讼成本和过程利益、既判力的合理扩张及第三人权益的兼顾与平衡。这...
关键词:虚假诉讼 民刑交叉 程序救济 损害赔偿之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