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分析

作品数:230被引量:86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丽华张玉奎李建科叶明亮房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华北农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适用于蛋白质组分析的粉红单端孢菌蛋白提取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华北农学报》2019年第3期209-216,共8页王鹏 王军节 李贞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474;31360410)
为了优化一种适用于粉红单端孢菌双向电泳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以期为蛋白质组学水平研究粉红单端孢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以分离纯化后的粉红单端孢菌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超声-TCA-丙酮、超声-磷酸-TCA-丙酮、超声-SDS、超声-TCA/丙酮-酚...
关键词:粉红单端孢 蛋白质组 蛋白质提取 双向电泳 
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不同抗性大豆杂交后代根系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3
《华北农学报》2013年第5期29-33,共5页刘大伟 陈立杰 段玉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专项(CARS-04-PS1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40);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2RCB99)
以高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品种灰皮支黑豆(ZDD2315)为父本,高感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品种辽豆15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将杂交后代分为抗池和感池。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大豆根系总蛋白质,运用双向电泳...
关键词: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双向电泳 质谱分析 
小麦杂交F_1和双亲幼苗动态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2
《华北农学报》2012年第2期85-90,共6页甘富 段爽 彭永康 
天津市科委重大支撑项目(10ZCKFNC00200)
分别以2,3,5 d叶龄的栽培小麦京411、偏硬001和杂交F1幼苗为材料,利用动态蛋白质组技术,对F1及双亲的蛋白质变化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双亲及F1中蛋白质差异表达现象被观察到,其中在5 d的叶子中最为明显。如在发育2 d和3 d的F1叶子中...
关键词:杂种优势 动态蛋白质组 差异表达 小麦 偏双亲 
养分胁迫对威优916生育后期叶鞘衰老影响的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2
《华北农学报》2011年第3期106-112,共7页谢金水 邵彩虹 唐秀英 刘光荣 石庆华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2A04);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2008CBS003)
从蛋白质组学角度,对养分胁迫下杂交水稻威优916早衰过程中叶鞘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进行分析,以揭示叶鞘衰老的分子机理。水稻生育后期设清水及常规营养液培养两种处理,分4个时期提取叶鞘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分离得到电泳图谱8张,应用Imagema...
关键词:水稻 养分胁迫 叶鞘 衰老 蛋白质组学 
茉莉酸诱导的拟南芥叶片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9
《华北农学报》2010年第2期35-39,共5页潘怡欧 刘琳琳 张炬红 张静 安少利 许鹏 靳军灵 刘志伟 席景会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060545);长春市科技局国际合作项目(2007GH28)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我防御机制,能够产生特异的抗性蛋白来应对各种生物因子的胁迫,其中茉莉酸信号途径是植物必需的防御机制。本研究对拟南芥施用茉莉酸处理和对照叶片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变化,并试图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来检测...
关键词:拟南芥 茉莉酸甲酯 双向电泳 质谱 
小麦胚休眠的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2
《华北农学报》2009年第2期1-7,共7页孙果忠 张秀英 闫长生 肖世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473;30471084)
为探讨小麦种子休眠解除的机制,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解除休眠前后的小麦胚在ABA和H2O2中的蛋白质表达情况。H2O2能打破种子休眠,而ABA则使种子保持休眠状态。比较2D图谱后,利用MALDI-TOF-MS鉴定了10个在不同处理间表达丰度差异显著...
关键词:小麦 休眠 ABA 过氧化氢 蛋白质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