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高发区

作品数:41被引量:55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石晓勇王修林张传松韩秀荣徐兆礼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科学集刊》《水产学报》《海洋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州湾赤潮高发区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及其溶藻特性研究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5年第2期242-251,共10页赵张琪 蒋之琛 堵飞超 詹皓禹 王婷婷 李宇航 颜天 孔凡洲 张德超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200);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科技工程专项(XDA23050302)。
于2021年3月—2022年1月,采集海州湾赤潮高发区的海水样品,通过分离培养、表型鉴定以及16S rDNA测序手段,对可培养细菌进行多样性评估。共分离得到641株细菌,归属于5门7纲79属185种。其中,假单胞菌门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厚壁菌门、放线菌...
关键词:海州湾 赤潮 多样性 可培养细菌 溶藻特性 
海州湾赤潮高发区浮游细菌与赤潮及环境因子的关系
《海洋科学》2023年第3期32-40,共9页詹皓禹 宋敏杰 王云峰 颜天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3050302);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YF100200)。
海州湾是南黄海赤潮高发区之一。为研究浮游细菌与赤潮及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11月在海州湾赤潮期间进行了现场调查,采集了8个站位的浮游细菌、浮游植物样品,获取了温度、盐度、叶绿素a以及氮、磷、硅营养盐浓度等环境因子信息,分析...
关键词:浮游细菌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赤潮 海州湾 
基于浮标观测的东海赤潮高发区秋、冬季漫射衰减系数的反演被引量:2
《热带海洋学报》2020年第5期71-83,共13页张雨 王桂芬 许占堂 杨跃忠 周雯 郑文迪 曾凯 邓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6030、41776044、41776045、41976172);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60702004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305)。
浮标测量的光学数据时间序列长、分辨率高,能可靠地测量快速变化的漫射衰减系数(Kd)。东海赤潮高发区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及悬浮泥沙含量存在较大的变化,光学性质复杂。文章利用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的海洋光学浮标数据,获得了该海...
关键词:东海赤潮高发区 海洋光学浮标 漫射衰减系数 遥感反射率 Kd(490)反演算法 
黄岐半岛海域赤潮高发区水环境因子与叶绿素a的通径分析被引量:2
《环境保护科学》2020年第2期49-52,共4页陈佩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1404804)。
2016年对黄岐半岛海域赤潮高发区进行了水环境调查,获取了水温、盐度、pH、溶解氧、化学耗氧量和营养盐等水质因子调查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叶绿素a的各影响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并用通径分析原理分析各水质因子对叶绿素a的影响程...
关键词:黄岐半岛 叶绿素A 通径分析 赤潮 
“海洋之子”苏纪兰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7年第8期1-1,共1页
苏纪兰,男,出生于1935年,湖南攸县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海洋之子”.现为973“我国典型赤潮高发区赤潮生消的关键物理过程”及“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两个项目的科学顾问.
关键词:海洋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赤潮高发区 近海生态系统 物理过程 
不同营养盐条件下赤潮高发区围隔生态系内多胺的变化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15年第8期2659-2666,共8页刘艳 赵卫红 苗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0CB428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6047;41276118)
在东海赤潮爆发区域运用围隔生态系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条件下围隔生态系内多胺浓度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选用东海原甲藻赤潮爆发处海水,东海原甲藻是各围隔生态系内主要优势种,没有种群演替现象发生。两种营养盐添加方式下各围...
关键词:围隔生态系 营养盐 中肋骨条藻 东海原甲藻 多胺 
春季东海赤潮高发区尿素的断面分布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海洋环境科学》2015年第2期171-175,189,共6页苏莹 姜聪聪 石晓勇 赵玉庭 梁生康 王修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428701)
根据2011年3月31日至5月27日对东海赤潮高发区ZA断面的6次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断面赤潮暴发前后尿素的断面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月31日至4月20日硅藻赤潮暴发期间,尿素的浓度范围为0.06~3.27μmol/L,陆源输入为硅藻赤潮期间影响...
关键词:东海 尿素 赤潮 硅藻 甲藻 
2011年春季东海赤潮高发区尿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海洋学报》2015年第2期65-74,共10页王雪景 石晓勇 赵玉庭 张传松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428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6106)
2011年春季(3-5月)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硅藻和甲藻赤潮暴发及演替过程中进行了3个航次的现场调查,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对该海域尿素的含量变化、平面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尿素的含量在检出限~6.32μmo...
关键词:长江口 东海 赤潮 尿素 分布 
东海藻华高发区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的形态、分子及分布特征被引量:3
《海洋与湖沼》2014年第6期1241-1250,共10页李冬融 陆斗定 戴鑫烽 何飘霞 夏平 王红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141号;41376168号;41406173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428702号;公益专项子项目;201505001号;海洋局二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T1209号;JG1223号;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2C03010号
本文对分离自我国东海藻华高发区的亚历山大藻进行了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和分子系统进化分析,通过运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藻株为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rium tamarense(Lebour)Balech,并对其ITS序列...
关键词:东海赤潮高发区 塔玛亚历山大藻 形态特征 系统进化 种群变化 
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柱状样中正构烷烃和脂肪醇的分布与来源被引量:6
《沉积学报》2014年第5期988-995,共8页李凤 刘亚娟 王江涛 贺行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76065);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10CB428701)联合资助
选取了东海赤潮高发区4个站位的沉积物柱状样,通过测定δ13CTOC值,利用δ13C的双端元模型计算了沉积物中TOC的海源和陆源贡献率,并分析了正构烷烃和脂肪醇的组成与分布,探讨了其来源。结果表明,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以高碳...
关键词:正构烷烃 脂肪醇 沉积物 东海赤潮高发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