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丹退黄颗粒

作品数:25被引量:4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峰群韩晋赵燕玲贺江平汪承柏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医学写作杂志》《赤子》《中国实用医药》《解放军药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伏气理论谈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
《中医研究》2017年第2期10-12,共3页王香存 杨健坤 
探析伏气理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治疗及预防中的广泛运用,并简要总结了当代医家基于此理论所提出的慢性乙型肝炎补肾、清透、活血等治法,最后提出了伏气理论对慢性乙型肝炎预防方面的一些指导思路。
关键词:乙型肝炎 伏气 清透 补肾 伏邪理论 指导思路 湿热疫毒 现代医家 清肝败毒散 赤丹退黄颗粒 
陈菊梅 品格如梅 一辈子当一名好医生
《赤子》2014年第10X期13-15,共3页李保军 洪建国 张芸 朱胜兰 
她是发现中药五味子降酶作用的第一人,先后领衔研制十余种肝病治疗新药;她扎根传染病防治一线65年,准确诊断并成功救治近60种感染性疾病患者达数十万人;她独创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和方法进入传染病诊治《规范》,并创造了慢性重型病毒...
关键词:陈菊 传染病防治 肝病治疗 古都洛阳 降酶 感染性疾病 中西医结合 赤丹退黄颗粒 特别贡献奖 儿科医 
赤丹退黄颗粒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27期192-193,共2页宫宏宇 
目的观察赤丹退黄颗粒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门诊复查黄疸的新生儿,经皮测胆值>12.9mg/dL经肝功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口服赤丹退黄颗粒;对照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两组均服用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辅助退...
关键词:赤丹退黄颗粒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赤丹退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第20期3165-3166,共2页闫瑰娟 方明珠 
目的:探讨赤丹退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9~12月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30例随机分成预防组(68例)和对照组(62例)。预防组服用赤丹退黄颗粒,0.1 g/次,2次/日,对照组不用药。...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早期干预 赤丹退黄颗粒 
赤丹退黄颗粒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50例被引量:2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年第2期120-121,共2页谌建军 李振军 曲鹏 
目的观察赤丹退黄颗粒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重度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肝治疗,采用茵栀黄注射液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
关键词:乙型肝炎 赤丹退黄颗粒 茵栀黄 治疗 
慢性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5年第4期112-112,共1页
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肝病十法;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代研究(综述);
关键词:慢性肝炎 赤丹退黄颗粒 中药制剂 白介素-12 消炎痛 
赤丹退黄颗粒治疗慢性肝炎疗效观察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4年第22期1921-1922,共2页钱江 王一平 周红燕 
目的:观察赤丹退黄颗粒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应用赤丹退黄颗粒10g,tid口服,以苦黄注射液为对照组,静脉滴注,20ml/次/d,疗程均为2w。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
关键词:赤丹退黄颗粒 慢性肝炎 治疗 
赤丹退黄颗粒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新医药》2004年第6期111-111,共1页张新全 魏振满 赵庆国 陈红鸽 谢进 赵燕玲 
赤丹退黄颗粒是由赤芍、瓜娄、丹参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凉血活血,清热祛湿等功效,主治血淤血热,湿热中阻所致重症黄疸肝炎。本文通过对α-萘异硫氰酸酯造成实验性大鼠肝内胆汁淤积模型,观察赤丹退黄颗粒对胆汁排泄的影响。
关键词:赤丹退黄颗粒 血淤 血热 黄疸肝炎 动物模型 Α-萘异硫氰酸酯 中医药疗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丹退黄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被引量:1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4年第2期134-136,共3页刘峰群 靳守东 韩晋 
目的 建立赤丹退黄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KromasilC1 8分析柱 ;乙腈 - 0 .1 %磷酸水溶液 (1 5∶8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30nm。结果 芍药苷回归方程为Area =1 1 97.6 3×Amt.+2 1 .5 0 ,r =0 .9992 (n...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赤丹退黄颗粒 芍药苷 中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35例临床观察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11-112,共2页徐茹华 周云峰 
  淤胆型肝炎可由多种病因所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毛细胆管中胆汁酸浓度降低;(2)微丝、微管功能障碍;(3)微粒体功能异常等.其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皮肤瘙痒等.虽然淤胆型肝炎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对较好,但明显黄疸,皮肤瘙痒仍影响...
关键词:淤胆型肝炎 对照组 患者 赤丹退黄颗粒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