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东太平洋

作品数:158被引量:74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孙照渤彭加毅李崇银张韧蒋国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赤道东太平洋和印度洋-南海暖池海温场的协同作用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被引量:7
《海洋学报》2016年第2期1-15,共15页陈迪 高山红 陈锦年 高山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热带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暖池的结构特征;变异机理和气候效应(2012CN4174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暖池季节-年代际变异与海气耦合过程(XDA11010102)
本文应用Hadley Center提供的全球最新海表温度资料,分析探讨了赤道太平洋和印度洋-南海(简称印-南)暖池区域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SSTA和印-南暖池区域SSTA对副高的影...
关键词:副高 赤道东太平洋 印-南暖池 SSTA 最优子集回归 预测 
2014年赤道东太平洋El Nino事件发展以及停滞过程的成因被引量:3
《科学通报》2015年第22期2136-2148,共13页刘伯奇 李健颖 毛江玉 任荣彩 刘屹岷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10104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3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28006,41406033,41475057);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5z001)资助
2014年2~3月,在赤道西太平洋出现西风事件后,赤道东太平洋产生了显著的暖海表温度异常(SSTA),标志着一次El Ni?o事件开始发展,但随着4月份之后西风事件的减弱消亡,赤道东太平洋暖SSTA也随之衰减,指示着2014年El Ni?o事件的发展在6~...
关键词:EL Ni?o事件 西风事件 海气相互作用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6月中国南方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
《气象学报》2009年第2期250-259,共10页李琰 王亚非 董敏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004CB418300);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40675034);JICA中日政府间合作项目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性天气重点实验室2008自主研究项目(2008LASWZF01,2008LASWEI04)
利用NCARCAM3.0大气环流模式,研究6月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降水对前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响应。首先,在赤道东太平洋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实际海温异常基础上构造的理想化海温异常,依据持续时间不同叠加相应的海温异常值在气候平均外...
关键词:CAM3.0 海温异常 数值模拟 
赤道东太平洋SST的海-气振子模型被引量:19
《物理学报》2006年第1期6-9,共4页莫嘉琪 王辉 林万涛 林一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90111011和1047103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03CB415101-03和2004CB418304);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性项目(批准号:KZCX3-SW-22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批准号:N.E0300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Y604127)资助的课题~~
研究了一个海-气振子的非线性耦合系统的模型.利用变分迭代原理,首先构造了相应的一组泛函.其次选取其Lagrange乘子.再用广义变分迭代方法得到了海-气振子模型一组解的近似序列.
关键词:海-气振子 非线性 耦合系统 厄尔尼诺模型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期间印度洋偶极子对东亚季风区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0
《热带气象学报》2004年第4期375-382,共8页闫晓勇 张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G1998040900);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大气环流季节异常的动力分析;数值模拟和预测研究"(40233027)
利用中科院大气所的IAP AGCM-Ⅱ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在存在和没有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下,印度洋偶极子对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后者东亚地区西南季风的爆发偏晚,南海夏季风增强,此时我国大陆降水偏多;而前者西南季...
关键词:数值模拟 印度洋偶极子 东亚季风 
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春夏季节演变的影响被引量:14
《热带气象学报》2001年第4期398-404,共7页彭加毅 孙照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40901-3与南京大学博士后基金联合资助
利用NCEP高度场、风场及OLR资料,分析了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春夏季节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年,南海-菲律宾附近出现异常反气旋,西太平详副高偏强偏西(副高5月占据南海),南海季风爆发迟;而...
关键词: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 东亚 大气环流 季节演变 春季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对西太平洋副高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3
《大气科学》2001年第2期145-159,共15页龙振夏 李崇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900"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的研究"第一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利用LASG九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及IAP两层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了不同持续时间的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正异常(海表温度异常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月份,1~2月份,1~4月份及1~8月份,其他月份为气候SST)对西太平洋副高...
关键词: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 内部动力过程 海温异常 SST 数值模拟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被引量:4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37-43,共7页彭加毅 孙照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 40 90 1- 3;南京大学博士后基金联合资助
采用统计诊断和数值试验方法讨论了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 ,研究表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持续异常 ,引起南海 -菲律宾附近地区对流异常的持续 ,从而导致东亚大气环流的持续异常 ;同时指出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
关键词:赤道 东太平洋 海温异常 东亚大气环流 非线性相互作用 数值试验 
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被引量:25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385-390,共6页彭加毅 孙照渤 倪东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 9980 4 0 90 1 -3项目资助
定义了新的东亚季风指数 ,分析表明该季风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及东亚夏季风三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年 ,夏季西太...
关键词:东亚季风指数 赤道东太平洋 海温异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