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大肠杆菌

作品数:560被引量:107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毛旭虎邹全明张雪寒冯书章何孔旺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军队杰出人才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传染病信息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新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防治被引量:3
《传染病信息》2011年第3期I0001-I0002,193,共3页秦恩强 赵敏 
近日,新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疫情造成欧洲大量人群感染和40人死亡。本文就新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原、病因、感染后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的治疗进行重点介绍。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临床特点 诊断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_7感染被引量:1
《传染病信息》2004年第2期52-53,共2页曲芬 毛远丽 
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的一种主要血清型,可引起消化道传播的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轻度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emorrhagic colitis,HC),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emolytic ...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 感染 病原学 致病机制 实验室诊断 治疗 
牛初乳制品具有对EHEC O_(157):H_7抗体活性和中和作用
《传染病信息》1997年第1期34-34,共1页董时军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能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治疗上强调加强对症处理。本文研究乳汁素(Lactobin)
关键词:抗体活性 牛初乳 中和作用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对症处理 结肠炎 出血性肠炎 制品 临床症状 
免疫磁化-电化学发光仪检测食品和环境水标本中大肠杆菌O_(15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传染病信息》1996年第4期158-159,共2页汪力亚 
肉类、家禽,甚至饮用水中污染了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及其它有毒力的肠道致病菌均能严重威胁健康。传统的基础培养法检测食品和水源中肠道致病菌较慢而且结果可能不确切。免疫磁化分离(IMS)和检测法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食...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 出血性大肠杆菌 肠道致病菌 食品 电化学发光法 免疫磁化分离 检测法 标本 污染物 培养法 
O_(157)∶H_7——又一个警钟
《传染病信息》1996年第3期88-89,共2页周先志 
继去年非洲流行埃博拉出血热,今年欧洲疯牛病事件之后,5月下旬以来亚洲岛国日本暴发的O157∶H7
关键词:食物中毒 埃博拉出血热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疯牛病事件 含氯消毒剂 暴发 感染源 日本政府 临床表现 卫生监督 
关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
《传染病信息》1996年第3期109-109,共1页孟昭鹏 
据报告,在日本大坂府土界市(约有80万人口)的小学生中发生了一次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爆发。7月12日晚上,病人开始出现腹部痉挛和腹泻(包括血性腹泻),随后数日,病例数有所增加。到7月24日。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小学生 爆发 腹泻 日本 病人 痉挛 侵袭 病例 腹部 
O-157肆虐日本国
《传染病信息》1996年第3期109-109,共1页韩俊英 
目前在日本流行的O-157是H7大肠杆菌。该菌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主要菌株,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微生物。1982年曾于美国俄勒冈、密执安西州文界地发生腹泻病流行。它的特点是患者多为突发起病,腹痛,血性粪便,低热或不...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新发现 病原微生物 腹泻病 俄勒冈 密执安 流行 菌株 日本国 粪便 
关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sub>157</sub>
《传染病信息》1996年第3期109-110,共2页孟昭鹏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是由于食用了被污染的汉堡牛肉排引起血性腹泻,后于1982年在美国首次被确定为人类病原体。此后,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其中包括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国,西欧的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亚洲的日本和南...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病原体 澳大利亚 腹泻 南部非洲 感染者 加拿大 交叉污染 食用 意大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