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碳脱氮

作品数:22被引量:8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梁大为汪舒怡黄霞汪诚文李治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建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节能》《中国给水排水》《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科学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及其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的研究综述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4年第5期734-740,共7页卢峥 赵俊廷 吴朕君 苏子昂 仝允芊 陈莉杰 王艺涵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202300410107);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No.21B610005);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No.212102310070);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No.2019BS038);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项目(No.250811)。
由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水中有机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步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反应器与膜组件的配置、有机物的去除以及产甲烷率等方面讨论了影响AnMBR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污水深度脱氮的需求,探讨...
关键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厌氧氨氧化 耦合 除碳脱氮 
微氧耦合电化学强化污水厌氧消化的除碳脱氮
《净水技术》2023年第8期81-86,171,共7页卢艳 张鹏帅 张景新 何义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20060404)。
传统污水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同步除碳脱氮效率低下。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微氧耦合铁碳微生物电解池强化污水厌氧处理的技术。结果表明,在外加电压为0.6 V作用下,DO质量浓度为0.84 mg/L的微氧介入可明显提高反应器的厌氧消化甲...
关键词:微氧 厌氧消化  脱氮 微生物电解池 沼气 
微塑料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除碳脱氮及N_(2)O释放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水处理技术》2023年第2期93-97,共5页杨雪梅 苏永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8306)。
微塑料是污水中常被检测到的新型污染物,然而微塑料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同步脱氮及N_(2)O释放特征的探究较少。本工作以实际市政废水为探究对象,建立中试规模的SBBR,考察了不同微塑料浓度(0、0.2、2.0和10.0mg/L)对SBBR长期运行除碳脱...
关键词:微塑料 生物脱氮 N_(2)O 糖原质 比耗氧速率 
畜禽养殖废水甲烷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除碳脱氮探讨被引量:2
《净水技术》2020年第8期137-142,153,共7页段庄 孙竹龙 张智 陈诗浩 
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一般项目(cstc2017shmsA0510)。
甲烷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均是实现养殖废水除碳脱氮的途径,与传统除碳脱氮相比,三者联合作用途径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少、能源消耗低、污泥产量少,在养殖废水处理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介绍了甲烷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
关键词:甲烷化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畜禽养殖废水 影响因素 
PbO2/Fe双阳极耦合促进焦化废水除碳脱氮被引量:3
《环境化学》2020年第6期1650-1659,共10页李勇东 吴迪 郑文笑 严樟 冯春华 韦朝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7605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04010293)资助
传统单个PbO2阳极用于污染物去除存在降解效率较差、能耗高的问题,本文构建了PbO2/Fe双阳极体系,通过耦合电氧化技术和电絮凝技术实现对焦化废水同步除碳脱氮.研究发现,双阳极体系下6 h电解使得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去除率分别达到...
关键词:PbO2/Fe双阳极体系 电氧化 电絮凝 类FENTON反应 焦化废水处理 
垃圾渗滤液水质特征及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9年第6期560-564,共5页李志 吴莉娜 沈明玉 张树军 杨岸明 李俊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057,5197803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192010);北京建筑大学市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X18095,X18110).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卫生填埋处理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水质复杂、污染物浓度高的有机废水,且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水质变化显著,其中的污染物成分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威胁,相比于生活污水处理难度极大。该文在总结了垃圾渗滤液的水...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处理技术 物化处理 生物处理 除碳脱氮 
自控间歇进水双区串联曝气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控制研究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79-85,110,共8页管锡珺 仇模凯 夏丽佳 赵亚鹏 张明辉 陈修硕 
为了运行控制方便、节能高效,研发了自控间歇进水双区串联曝气反应器,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试验:在室温条件下,pH=6.5~8.0,1次进水量为反应器容积的1/3,对COD容积负荷分别为1.0、1.5、2.0kg/(m^3·d)运行条件下的最佳运行工况进行了比选.结...
关键词:间歇进水 间歇曝气 生活污水 除碳脱氮 
溶解氧浓度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节能》2018年第2期72-75,共4页朱玉芳 朱彤 Michael Groetzbach 马永光 韩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6080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677030)
采用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对经过物化工艺预处理后的实际汽车涂装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小试验,考察了溶解氧浓度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整体除碳脱氮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在生化反应器不同位置的溶解氧浓度最优组合。
关键词:多级接触氧化 涂装废水 溶解氧浓度 正交试验 除碳脱氮 
UASB-A/O-ASBR工艺实现晚期垃圾渗滤液深度除碳脱氮被引量:4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27-32,共6页吴莉娜 涂楠楠 王建龙 赵远玲 孔佳雯 闫立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057)
针对晚期垃圾渗滤液实现深度除碳脱氮,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UASB)-缺氧/好氧反应器(anoxic/aerobic reactor,A/O)-厌氧氨氧化反应器(an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ASBR)组合工艺,以短程硝化-...
关键词:晚期垃圾渗滤液 脱氮 短程硝化 厌氧氨氧化 
膜曝气生物反应器内DO分布变化及其对有机物和氮去除的影响被引量:5
《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第12期6246-6251,共6页刘琪 程方 张文丽 张景丽 杨南阳 樊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17B02);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3ZXCXSF06100)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探讨膜曝气生物反应器在不同的曝气压力下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DO的分布对有机物和氮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曝气压力下,沿曝气膜径向位置DO值逐渐降低呈梯度分布,轴向位置的DO浓度变化随沿...
关键词:膜曝气生物反应器 DO 除碳脱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