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态度

作品数:747被引量:21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宁稼雨朱倩郭杏芳芦苇徐亚姗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长江大学江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州传统家风精神特质及当代价值
《江南论坛》2021年第6期41-43,共3页王永灿 
苏州历史上家族众多,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更是不可胜数。这些家族通过吸收儒家文化资源,形成族规、家规和家训,通过教化和践行逐渐形成稳定的价值取向、处世态度和行为准则。优秀家风经过不断的历史传承,出现了众多的文化名家,并且使...
关键词:处世态度 历史传承 精神特质 儒家文化 族规 行为准则 当代价值 传统家风 
细枝末节见德行
《共产党员》2020年第23期57-57,共1页吴友智 
刘备去世前,在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写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人处世,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千万不能忽视细枝末节。有时候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能够以小见大,反映出一个人的人品高下与处世态度。...
关键词:勿以恶小而为之 处世态度 为人处世 以小见大 不能忽视 小事 
君子三畏,行有所止被引量:1
《人力资源》2020年第9期98-100,共3页王立志 
关于鬼神之说,人类分成两派——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当然,笔者无意讨论哪种论调是非对错,而想表达的是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人们要在内心明白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的。对此,孔子有“君子三畏”之说。《论语》一书里有载:“君子有三畏:畏天...
关键词:处世态度 无神论者 敬畏之心 自我约束 君子 
柔坚之道
《高中生(作文)》2017年第9期58-58,共1页荣洽 
柔,绵软如丝,似溪水缓缓流动;坚,稳固如磐,如山峰巍然屹立。我们为人处世,需深谙柔坚之道。这样,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能权衡利弊,能屈能伸,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论语》里曾记载了孔子论述处世态度的言论。子谓颜渊曰:"用之...
关键词:用行舍藏 颜渊 处世态度 权衡利弊 子钟 礼法之士 妥协退让 萨松 狂放不羁 梁晓声 
先秦学术思想比较之儒法思想学说比较
《意林文汇》2017年第10期113-118,共6页邝士元 
春秋战国时代,封建制度日渐崩溃,社会政治发生很大变动,一时学者纷纷研究补救之道,故在东周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到战国时,又出现许多主张法治,反对礼治之学者,故后人称他们为法家、儒家。儒家坚持复礼,法...
关键词:思想比较 先秦学术 学说 春秋战国时代 封建制度 社会政治 东周时期 处世态度 
让智慧之花在孩子心中绽放
《教育》2017年第8期96-96,共1页刘宁 
智慧是人们获取、运用、创造知识以及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谋略与思维方式。它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也是理性、悟性、情感与意志的高度融合。有的智慧可以用语言来表达,有的智慧却体现在人的行为方式与处世态度...
关键词:智慧 理论与实践 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 创造知识 思维方式 处世态度 行为方式 
家庭教养中的中庸之道
《山东教育(幼教版)》2017年第1期90-92,共3页梁艺乔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论,最早出自《论语·庸也》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一书中中庸之道的内涵非常广泛,包括做人、人生目标、事业、生活、健康等方面,但其最初是被作为儒家的道德标准。主要是指...
关键词:中庸之道 家庭教养 唯心主义哲学 处世态度 《中庸》 人生目标 道德标准 待人接物 
活出本心,活出自我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16年第7期55-55,共1页赵文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当我们行走在我们的人生之路时,请摒弃尘世给我们带来的浮躁,做一棵树,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活出本心,活出自我。“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
关键词:人生之路 以明 不以己悲 高洁傲岸 中亦 垂天 禅道 张充 处世态度 曳尾 
家风和习惯是人生幸福的两大基石
《教育家》2016年第21期94-96,共3页李世杰 
家风决定人生,习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尤为重视家风和家风建设。"家风决定人生家风就是一个家庭...
关键词:干部作风 处世态度 领导干部 行为方式 我的母亲 习仲勋 中国梦 无能之辈 廉政勤政 从政者 
论王维寄情山水所体现的庄子思想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年第11期6-8,共3页吕晓蒙 舒大清 
王维向来以"诗佛"的形象为大家所熟知,这一称号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王维诗歌的特点,但其遮蔽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开放兼容的文化环境、几经沉浮的人生经历以及清高柔弱的诗人性灵,共同成就了王维诗歌思想的复杂性。王维于中年对现实...
关键词:王维 庄子 山水诗歌 处世态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