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义利观

作品数:137被引量:11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田惠莉李艳翎傅智勇赵志浩汪艳玲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滨州学院南开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研究被引量: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82-88,共7页苗祎 冯文倩 
作为中国伦理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中国传统义利观为中国以及世界文化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卓著贡献。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人志士深层次辨析传统义利观,由此逐渐提出了重义轻利、义利俱轻等多种观点。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秉承义利并举的理念,...
关键词:伦理学 传统义利观 当代价值 
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对传统义利观的继承与超越被引量:2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年第3期19-20,共2页孙露露 
在中国传统社会,义利观主要包括“崇义轻利”“义利并举”及“重利轻义”三种价值取向,其基本要义是“义利和合”。在现代社会,“正确义利观”实现了对传统义利观的超越式发展,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分析二者之间的理论...
关键词:义利观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寻觅精神家园:关于《白鹿原》中儒家文化的当代思考(一)——对传统义利观的阐发与汲取
《读与写(下旬)》2021年第8期130-130,共1页杨静 
《白鹿原》中表现出陈忠实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在揭示传统文化局限性的同时又肯定了其积极因素。作品中发掘出的儒家义利观在当代仍具强大的内在活力,应该成为我们迈向现代化的可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白鹿原 儒家义利观 当代思考 
新时代下传统义利观的话语创新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5期94-100,共7页杨慧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弘扬研究”(15CWHJ20)的阶段成果。
传统义利观是一种道德哲学与伦理价值观思想,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和行为选择;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文化承载,在社会内部具有深厚的身份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价值情怀。在新时代,要发挥传统义利观的底蕴支...
关键词:传统义利观 习近平 新时代 话语创新 
传统义利观及其对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启示被引量:2
《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第35期66-67,共2页于雅章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博大精深,涵盖了众多思想家对其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经济思想理念。而在众多的经济思想范畴中,"义利、本末、奢简"始终是三大基础。义利观更是作为思想史中常辨常新的话题贯穿于从古至今的人类历史发...
关键词:先秦儒家义利观 社会主义市场 企业社会责任 
诚信价值观与传统义利观辨析
《西部学刊》2019年第9期45-47,共3页边文婷 
在分析传统义利观与诚信价值观内涵的基础上,认为传统义利观为现代诚信价值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诚信价值观是对传统义利观的辩证继承与新发展,在实践上覆盖了国家、社会、政党与个人四个层面;要贯彻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使诚...
关键词:诚信价值观 传统义利观 辨析 
浅谈传统义利观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各界》2018年第24期101-101,共1页孙璐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生价值为主线,具体价值为标准,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规范。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观念,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是对当...
关键词:义利观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义利观:传统义利观的创新和发展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18年第10期24-28,共5页周子槱 
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重义轻利的道义主义义利观、墨家和法家贵义重利、贱义尚利崇法的功利主义义利观以及道家绝义弃利的虚无主义义利观等在内。而以儒家义利观为主导和核心的中国传统义利观,是...
关键词:社会主义义利观 辩证义利观 中国传统义利观 道义主义义利观 功利主义义利观 
义利之辨:传统义利观的嬗变及其启示——从朱熹到康有为
《武夷学院学报》2018年第7期1-5,共5页许彬 
2017年福建省委统战部人文社科项目(TB17064s);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Z015B203)
义利之辨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命题。南宋理学家朱熹在继承先秦儒家义利之辨的基础上,引理入义,比较系统地提出重义轻利、以义制利的价值观。时至晚清,康有为批判朱熹等理学家徒陈高义而轻鄙功利的态度,转而对人欲多加肯定,并...
关键词:朱熹 康有为 重义轻利 义利兼顾 
试论中西传统义利观——以《三国演义》和《艾凡赫》为例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1X期80-80,共1页汤璇璇 
中西由于地理、历史等条件在文化上的差异显著,尤其是对义利观的不同态度。全球化背景下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和平共处。
关键词:中西 传统义利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