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胺

作品数:2754被引量:5999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吕剑杨建明赵锋伟余秦伟梅苏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油酰二乙醇胺在丙三醇/水混合溶剂中的自组装及流变性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5年第4期54-59,共6页李嘉明 王丹 冯玉军 殷鸿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2172108,U22A20395)资助。
两亲分子自组装是创造新材料的重要方法,此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室温及以上温度,对零下低温环境中的自组装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酰二乙醇胺在丙三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性、体系冰点、组装行为及流变性能,考察了溶剂组...
关键词:两亲分子 自组装 零下低温 溶致液晶 
链状醇胺对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
《新型建筑材料》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刘春舵 刘凯 宁朝阳 郭政 赵长龙 周刚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21550);中海建筑有限公司科研项目(GZ-KL-005/DSC/X069)。
通过净浆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水化热、硬化水泥浆体XRD、微观结构SEM及氮吸附孔隙率测试,研究了链状醇胺(CS)对硅酸盐水泥性能、水化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S对硅酸盐水泥具有显著的缓凝作用,掺量越高缓凝作用越强;当CS掺量(按...
关键词:链状醇胺 凝结时间 强度 孔隙 微观结构 
醇胺类化合物在复合样品中的高灵敏度液相色谱检测技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5年第2期034-037,共4页杨婧 
醇胺类化合物在众多领域广泛存在,其在复合样品中的检测对各行业意义重大,为满足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的需求,开展相关研究。通过液相色谱技术,对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并选择适配的色谱柱与检测器来进行检测。结果 表明,该技术线性范围...
关键词:醇胺类化合物 复合样品 液相色谱 高灵敏度检测 
醇胺法碳捕集技术的研究进展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5年第1期90-99,共10页魏青 张振涛 王瑞祥 张化福 杨俊玲 吴宏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06032,21978308);河北省科技重大专项(23291801Z);Science,Technology&Innovation Funding Authority(STIFA)of Egypt(44205)。
燃煤电厂的烟气是CO_(2)长期、稳定、集中的来源,减缓温室效应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即从电厂烟气中捕集CO_(2),其中醇胺溶液吸收法是最具潜力、应用最广泛的碳捕集技术,但其存在再生能耗高的缺点。首先介绍了碳捕集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流程,...
关键词:碳捕集 醇胺吸收剂 化学吸收法 CO_(2)吸收 CO_(2)解吸 
一种清洗模具用橡胶材料
《特种橡胶制品》2025年第1期18-18,共1页
申请公布号CN 118063898 A公开了一种清洗模具用橡胶材料,包括下述质量份的原料:EPDM生胶100份、三乙醇胺15~25份、异丙醇胺10~15份、乳化剂OP1010~15份、橡胶自洁净剂ZJ15~10份、滑石粉30~50份、白炭黑10~15份、沸石粉3~5份、硫化剂0....
关键词:橡胶制品 硫化促进剂 橡胶模具 异丙醇胺 模具清洗 硫化剂 白炭黑 三乙醇胺 
基于乙醇胺复配溶剂强化吸收CO_(2)的研究进展
《精细化工》2025年第2期279-287,共9页胡书康 赵兵涛 范志彬 苏亚欣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ZR1419300)。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发展高技术经济性的强化吸收方法是碳捕集的基础。由于单胺溶液的局限性,基于耦合策略的多元复配溶剂强化吸收CO_(2),尤其是能源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O_(2),能够实现官能团...
关键词:二氧化碳捕集 乙醇胺 复配吸收剂 吸收性能 强化机制 
搅拌式反应器用于测定乙醇胺溶液吸收CO_(2)动力学研究
《应用化工》2025年第2期322-329,335,共9页吴思 赫佳琳 唐思扬 钟山 鲁厚芳 梁斌 
有机胺化学吸收法是常见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其吸收动力学是工业反应器的设计基础。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测定耗时长,且测试数据受实验装置影响较大。搭建了一套可自动控制的搅拌式动力学测试装置,考察了不同搅拌速率下5 mol/L乙醇胺(MEA)...
关键词:动力学 二氧化碳 吸收 乙醇胺 
稳定型含硼抑菌助剂的合成及抑菌性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田会双 吴波 
在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的条件下,以硼酸和丙三醇合成硼酸双丙三醇酯(DGB),探究了DGB合成的最优化条件。并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对合成反应得到的产物进行了表征,随后用三乙醇胺(TEA)与DGB进一步反应得到含硼原子稳定结构...
关键词:丙三醇 硼酸酯 三乙醇胺 抑菌性 表面活性剂 
我国进一步优化低浓度三乙醇胺混合物进出口监管措施
《化工管理》2025年第1期42-42,共1页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通知,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进一步优化部分三乙醇胺混合物进出口监管措施。适用范围为:非医用消毒剂、合成洗涤粉、化妆品、墨水等商品(附件1);除三乙醇胺单一水溶液之外的三乙醇胺浓度低于1...
关键词:进出口许可证 报关单 海关申报 三乙醇胺 工业和信息化部 风险可控 进出口监管 防扩散 
乙醇胺项目消防设计研讨
《化工管理》2025年第1期109-112,共4页袁统生 
乙醇胺项目以环氧乙烷(EO)及液氨为原料,经管式反应器生成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三种产品,其不仅仅是金属加工液行业的核心原料,也是美发美妆行业产品的原材料、生产染料中间体、医药助剂和原料等,具有广阔的应...
关键词:乙醇胺 生产构筑物 消防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