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

作品数:161被引量:9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锦善张娟索长清黄英钱毅更多>>
相关机构:北方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北京档案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巾帼何须让须眉:北平市第三女子中学办学记
《北京档案》2021年第10期46-48,共3页靳潇飒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的历代帝王庙曾是北平市立第三女子中学(简称"北平女三中")的办学场所,其前身乃是香山慈幼院,它肇始香山、迁居帝王庙,撑过抗战的艰苦岁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获新生,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
关键词:女子中学 北京市西城区 历代帝王庙 中国史 办学 北平市 香山慈幼院 艰苦岁月 
周髀归妙契 天地一虚舟——香山公园绿云舫(小白楼)侧记被引量:1
《北京档案》2017年第10期56-58,共3页郑蕊 
绿云舫,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此舫建于清代,形若舟舫,实为斋室,舫外绿荫浓郁,取泛舟烟波之意境。咸丰十年(1860),绿云舫被英法联军焚毁。民国时期,香山慈幼院在其遗址基础上修建了图书馆,俗称"小白楼"。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小白楼...
关键词:香山 周髀 静宜园 斋室 咸丰十年 八景 英法联军 意境 慈幼 毛泽东 
人才教育以注重实业为主——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的职业教育
《北京档案》2016年第2期37-39,共3页高燕 赵光远 
每一个到香山观赏红叶的人,都应该记住香山慈幼院以及它的创办者熊希龄。"一生赤诚爱国,盼中华振兴;半世慈善办学,为民族育才。"这是在湘西凤凰古城熊希龄故居正室木门两侧的一副对联,它简要而准确地概括了熊希龄对慈善事业的钟情。...
关键词:熊希龄 慈幼 凤凰古城 少年得志 人才教育 学习测量 农事试验场 七八 水力工程 科学技术教育 
兴学之本 先重师范——香山慈幼院成功引领北平幼师教育
《北京档案》2014年第10期36-39,共4页高燕 赵光远 
提及历史学家易中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他的成功受益于母亲周树奇很多。周树奇女士,是战时儿童保育院的一名幼稚教师,曾就读北平幼稚师范学校。这所幼稚师范学校是香山慈幼院的创始人、民国慈善家熊希龄先生创办的。熊希龄先生力主...
关键词:慈幼 立国之本 易中天 熊希龄 抗日战争时期 益明 天津南开大学 老志诚 妇女事业 中国语文 
“今日小儿童 将来主人翁”——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的小学教育
《北京档案》2013年第8期38-39,共2页高燕 
民国时期首任民选总理熊希龄,一生重视教育,1913年在任总理时颁布的《大政方针》中就提出教育是"立国大本"的宣言。退出官场后,毕后半生之力从事慈善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香山慈幼院,设立了一系列完整的教育体系,创办有婴儿教保园、...
关键词:小学教育 熊希龄 香山 主人翁 儿童 民国时期 教育事业 教育体系 
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的家庭教育被引量:1
《北京档案》2012年第7期58-59,共2页高燕 
香山慈幼院是民国人士熊希龄于1921年创办的,慈幼院最初的学生来源大致有五类,即原慈幼局收养的灾童,香山附近满汉族贫苦儿童,以及后来女界红十字会和北方五省灾区赈济会在北京设立的灾童临时教养院和湖南华洋赈会收养的灾童。
关键词:熊希龄 家庭教育 香山 1921年 学生来源 红十字会 慈幼局 收养 
档案征集工作花絮
《北京档案》1991年第2期27-27,共1页
(一)1989年10月18日下午。
关键词:档案征集 副局长 宗文 档案史料 进馆 档案全宗 党委办公室 李墨 慈幼 党和国家领导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