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

作品数:5607被引量:28056H指数:5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曾思齐朱教君朱筱敏刘发林肖化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南岛热带次生草地生物多样性变化的气候驱动效应
《生态学报》2024年第23期10864-10874,共11页查苏娜 吴桂林 周璋 吴建辉 张涛 农寿千 陈德祥 
“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6010102)。
草地物种多样性与气候密切相关,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次生草地生态系统,而南方热带次生草地物种多样性与气候的关系尚不清楚。基于海南岛6个市县43个30 m×30 m热带次生草地样地的物种基本信息,分析海南岛主要热带次生草地植被物种...
关键词:次生草地 物种多样性 温度 降水 
森林管理对东北次生林植被碳密度及其分配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4年第19期8651-8660,共10页郭万桂 张全智 王传宽 王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220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748)。
以东北东部山区4种管理梯度下相同演替年龄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包括天然次生林(WB)及在其冠下人工更新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混交林(MA),并对MA进行透光抚育形成的择伐红松林(SK)和对SK适时疏伐形成的疏伐红松林(KT),其管理程度依...
关键词:温带森林 森林管理 碳密度 多样性 森林碳固持 
中国16个地点天然次生林细根产量分布格局
《生态学报》2024年第16期7313-7321,共9页郑敬曦 张棋渲 龙福强 王思远 王秀伟 孙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22054,32192432);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项目(151221KYSB20210005)。
细根产量(FRP)是森林生态系统地下产量的最大组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的分配和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细根根序对于FRP有较大的影响。目前较少通过根序分级法、以我国16个地点的天然次生林为整体的大尺度FRP研究。采用根序分级法对我...
关键词:细根 产量 内生长袋法 根序分级法 分布格局 
神农架林区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4年第16期7130-7139,共10页樊子豪 崔鸿侠 沈琛琛 陈吉臻 肖文发 刘常富 黄志霖 
神农架国家公园本底资源综合调查研究项目(SNJNP2023010);神农架金丝猴保育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SNJGKL2023010)。
神农架林区气候、土壤类型和森林具有明显海拔梯度分布特征,且存在大量植被组成丰富、林分结构复杂的天然次生林。以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样地调查、逐步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探索土壤有...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含量 天然次生林 分布特征 树种多样性 神农架林区 
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土壤氮矿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2024年第14期6346-6356,共11页刘冲 朱运 邓健 徐莉萍 张丹 王晨枫 欧阳洪梁 李江文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4JC-YBMS-224);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CXY-21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10719001)。
土壤氮矿化速率限制着森林土壤有效氮素供给能力,但目前关于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土壤氮矿化特征的认识还不清楚。选择黄土高原黄龙山次生林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先锋乔木群落阶段、混交森林群落阶段和顶级森林群落阶段等5个演替阶...
关键词:氮矿化 次生林 演替 酶活性 黄土高原 
大兴安岭不同演替阶段天然林物种多度格局模拟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4年第10期4412-4422,共11页苏文浩 王晓楠 董灵波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2005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572022CG07);黑龙江省头雁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森林资源高效培育技术研发团队)。
为实现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天然林的全周期可持续经营,以新林林业局翠岗林场3块100m×100m不同演替阶段(白桦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落叶松林)的天然林固定调查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模型(对数正态模型)、生态位模型(断棍模型、生态...
关键词:演替阶段 落叶松 物种多度格局 天然次生林 
帽儿山干扰系列次生林碳密度恢复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3年第21期8793-8802,共10页蔺佳玮 张全智 王传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220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748)。
干扰作为森林恢复和生态演替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其改变植被群落的组成和微环境,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固碳潜力。针对帽儿山地区阔叶红松原始林不同时期皆伐后形成的次生林干扰系列,包括林木采伐一次(NS,林龄56a)、采伐两次(MS...
关键词:土壤扰动 土壤有机碳 碳密度 温带次生林 森林恢复 碳汇 碳分配 
川西亚高山三种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23年第18期7422-7434,共13页唐恬恬 胡宗达 刘兴良 蔡蕾 王轶浩 肖玖金 冯秋红 罗明霞 
川西亚高山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窗对土壤活性碳氮磷含量及其酶活性的影响(2022KFKT02);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017YFC0505004);四川省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重大科技专项(2018SZDZX0031)。
开展川西亚高山相似土壤母质背景下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探究,可加深次生林更新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认知。选取川西米亚罗林区20世纪60年代采伐后经自然更新恢复形成的3种天然次生林(槭-桦阔叶林,ABB;桦-...
关键词:川西亚高山 天然次生林 微生物群落 相对丰度 多样性 
林龄对重庆武陵山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22年第23期9537-9547,共11页王轶浩 周建岗 符裕红 
重庆师范大学基金项目(20XLB005);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2000502);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科合基础[2019]1251号)。
在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为准确评估区域植被固碳增汇功能和科学指导其经营管理,以重庆武陵山区14、25、38、45、62年生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马尾松各器官(叶、枝、干、根和皮)、凋落物以及土壤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 器官 凋落物 土壤 林龄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 
杭州午潮山天然次生林木本幼苗组成及其时空分布格局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2年第15期6220-6228,共9页朱弘 杨乐 岳春雷 李贺鹏 
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扶持专项(2021F1065-6,2020F1065-4)。
木本植物幼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定居、存活、生长的生态学过程对于森林植被的更新具有潜在指示和筛选作用。为探究浙江杭州午潮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次生林群落更新和演替机制,基于样方法对150 m^(2)样地内天然更新幼苗的...
关键词:午潮山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基径结构 最近邻分析 Ripley′s K函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