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

作品数:5607被引量:28056H指数:5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曾思齐朱教君朱筱敏刘发林肖化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有效氮特征及团聚体稳定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6期98-105,共8页霍浩然 陈立新 段文标 王亚飞 费盛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656、3167062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21DT04)。
为探究林分演替对土壤有效氮分布特征以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时空替代法,对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4个演替阶段(先锋、中期、稳定、顶极阶段)的样地进行取样,分析土壤全氮(TN)、各形态有效氮以及团聚体分布特征。结...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 次生演替 氮形态 有效氮 团聚体稳定性 
大兴安岭北部不同林下植被白桦次生林土壤氮磷有效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5期97-105,115,共10页张明爽 蔡体久 满秀玲 高明磊 赵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2200405)。
为了解植物群落组成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科学评价寒温带森林土壤养分供给水平。以大兴安岭寒温带白桦(B.platyphalla)林3种林下植被组成(兴安杜鹃-白桦(Rhododendron dauricum-Betula platyphalla)林、草类-白桦(Herba-Betula pla...
关键词:白桦次生林 林下植被 无机氮 速效磷 
短时降雨对辽东半岛天然栎类林土壤剖面水分的动态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4期108-116,共9页李连强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2023QN2418);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项目(20240815)。
以辽东半岛天然栎类林(Quercus L.)为对象,利用2019—2022年降雨和土壤水分连续观测数据,定义土壤湿润事件。采用定量计算和统计分析法,探究短时降雨时土壤剖面水分的反应时间、反应速率、反应增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降雨量时,土壤开...
关键词:辽东半岛 天然次生栎类林 土壤剖面水分 短时降雨 动态影响 
林火扰动后次生白桦林下重引入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9-15,24,共8页唐慧敏 宋晓倩 金鹭 施宇 关鑫 陈嘉琦 张衷华 唐中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300502);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H2021C003)。
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西南部林火干扰后林地,选择5种不同经营措施形成的林分类型——(1)白桦纯林,(2)存在落叶松幼苗更新的白桦林,(3)主林层为白桦、副林层为落叶松的白桦林,(4)落叶松-白桦混交林,(5)落叶松纯林;每种林分类型设...
关键词:火烧迹地 森林更新 白桦 落叶松 种子萌发 大兴安岭 
毛竹皆伐后针阔混交次生林群落短期动态被引量:1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7期19-24,共6页张永昌 王秀云 樊民亮 杨华 
浙江省林业科技项目(2017SY09、2022B07)。
为进一步了解毛竹皆伐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形成的针阔混交次生林群落的恢复动态,以浙江省磐安县黄檀林场为研究区,设置140 m×60 m(0.84 hm^(2))固定样地,于2022年4月和2023年10月进行2次调查,分析群落物种组成、径级结构及种群更新等...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 死亡率 新增率 群落动态 毛竹 
抚育间伐对杨桦次生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和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51-57,共7页牛鉴祺 吕彦飞 王树力 
黑龙江省省级财政林业科研专项(20152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20DR04)。
以黑龙江省庆安县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新青山林场杨桦次生林为对象,采用林木现场取样及室内化学分析的方法,探究抚育间伐对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木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质量分数及碳、氮、磷生态...
关键词:抚育间伐 资源分配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生态化学计量比 
闽楠天然次生林不同林层碳密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89-94,共6页游景晖 欧阳勋志 李坚锋 毛述震 潘萍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4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0389、32260392)。
以江西省安福县闽楠(Phoebe bournei)天然次生林为对象,根据2015、2018、2022年3期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及国际林联(IUFRO)林层划分标准,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林层碳密度及其变化量的差异,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闽楠天然次生林不同林...
关键词:闽楠 天然次生林 林层 碳密度 
寒温带多年冻土区不同林龄白桦林土壤酶活性动态特征被引量:1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125-131,共7页刘巧娟 张之松 满秀玲 高明磊 赵佳龙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1YFD2200405)。
为探究寒温带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次生林土壤酶活性随林龄变化的动态特征,分析土壤酶活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选择大兴安岭北部不同林龄(30、45、66 a)白桦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深度(h)为0
关键词:大兴安岭 次生林 林龄 土壤酶活性 季节动态 
不同干扰方式形成的内蒙古大兴安岭白桦次生林的土壤肥力被引量:1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翟凯涛 梁晶文 李静 王冰 萨如拉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MS03051);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0GG0067)。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根河林业局的潮查林场、木瑞林场、上央格气林场),选择经火烧干扰(重度火烧、中度火烧)、渐伐干扰(重复样地2块)、渐伐干扰后进行补植(重复样地2块)、皆伐干扰、未干扰形成的白桦次生林,共设置8块样地;在每个...
关键词:干扰 白桦次生林 土壤肥力 植物丰富度 
湖北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不同恢复阶段林分结构特征被引量:2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11期21-26,44,共7页向钦 郭秋菊 艾训儒 姚兰 吴举扬 周云 薛卫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2019HJ2096001006);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PT012208);湖北民族大学科研创新项目(MYK2022039)。
为定量评价木林子天然林不同恢复阶段林分结构特征变化及森林恢复现状,以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内皆伐后自然恢复24、39 a的次生林及未受人为干扰的原始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布、径阶-空间结构参数联合分布来量化描述林分径...
关键词:次生林 原始林 自然恢复 林分结构 径阶-空间二元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