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帖

作品数:87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元真于博胡海帆胡泊程渤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艺术品》《老年教育(书画艺术)》《法音》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蔡锡恭《醉经阁分书汇刻》考略
《嘉兴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朱珠 
《醉经阁分书汇刻》是清代中期蔡锡恭选辑,张廷济审定,张辛、胡裕摹勒的隶书断代丛帖,道光年间先刻6卷,咸丰年间补刻2卷,共8卷。此帖辑清初至清中期122位书家的隶书作品,可谓“集清前中期隶书之大全”。结合史料和文献资料,分析了该帖...
关键词:清代隶书丛帖 蔡锡恭 醉经阁分书汇刻 
明清时期的丛帖作伪考
《中国书画》2024年第12期13-15,共3页张翔宇 
―、丛帖作伪的历史刻帖的作伪由来已久,尽管《阁帖》中收录部分伪作,且存在张冠李戴、行款割裂等情况,但并不能认定《阁帖》的制作者就是有意作伪。本文的讨论重点是丛帖,我们首先需要区分“伪刻丛帖”和“丛帖作伪”两个概念:前者是...
关键词:丛帖 伪刻 宝晋斋 明清 作伪 张冠李戴 
野马金石意 鬼锁学术心——容庚先生的学术与书法
《粤海风》2024年第6期67-73,共7页李悦枝 
容庚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考古学家、收藏家、书法篆刻家和教育家。他一生精研学术,对金石古文字方面研究深厚,注重考识辨异,治学严谨,毕生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自喻为“野马”“鬼锁”,在当代岭南乃至...
关键词:容庚 金石古文字 《金文编》 《丛帖目》 书法 
对丛帖研究领域未来的展望
《中国书画》2024年第11期32-32,共1页陈振濂 
谈到宋元明清书法善本丛帖,大家都会习惯于认为它是汉字书法的重要文献,是依托于文字的证经补史功能,于是理解立场上必然偏向于文字、文史、文献的视角。但我特别想强调的是,这部预期卷帙浩繁的《中国善本丛帖集成》,首先应该定位为“...
关键词:汉字书法 丛帖 宋元明清 善本 绘画美术 图像文献 
摹古、藏真与品评:由《广东丛帖叙录》管窥清代岭南的帖学体系建构
《书画世界》2024年第8期20-25,共6页吉正宵 
《广东丛帖叙录》载录了清代岭南著名丛帖的编排体例、发展脉络及艺术风貌,揭示了岭南的帖学于清代发展兴盛的事实。岭南因其独特的地域性特征,于书法上形成了立足传统、兼收并蓄的取法机制,服务于岭南帖学体系。而刻帖作为帖学体系中...
关键词:冼玉清 岭南 帖学 《广东丛帖叙录》 
神聚千秋:《三希堂法帖》与乾隆的多重精神世界
《文艺研究》2024年第6期134-148,共15页姚灵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清中期丛帖镌刻及其文化研究”(批准号:23Z FQ76001)成果。
《三希堂法帖》是乾隆皇帝下旨纂刻的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家丛帖,其制作与使用反映了他在前定文化结构与帝王身份中对先例的遵循与突破。《三希堂法帖》在南巡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在江南特定场所的安置,反映出乾隆皇帝与江南文化空间的心理互...
关键词:《三希堂法帖》 心理互动 个人空间 康熙皇帝 特定场所 乾隆皇帝 丛帖 历史情境 
玄赏斋法帖:二十世纪董其昌刻帖的绝唱
《收藏家》2024年第5期38-55,共18页胡海帆 
民国时期苏州吴子深辑刻的《玄赏斋法帖》是历史上最晚完成的一部大型董帖,因出现晚,外界无传,自然成为近世帖目无载的新品种。从此帖内容和质量看,它完全可列入近代刻帖经典之列。在传统刻帖史上,它为董其昌书法丛帖画下了完美的句号...
关键词:玄赏斋法帖 董帖 董其昌书法 民国丛帖 
容庚《丛帖目》所收朱彝尊书迹之考察
《书法》2024年第3期192-197,共6页李明杰 
朱彝尊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又为清初书法史中重要人物,其与王时敏、郑簠合称“清初三隶”。除有墨迹传世外,于清代诸多刻帖也可寻得其身影。本文以容庚《丛帖目》为中心,对朱彝尊传世书迹进行考察,根据著录信息以及书迹的书体、类别...
关键词:朱彝尊 《丛帖目》 著录 尺牍 
论容庚《丛帖目》的目录学成就
《大学书法》2024年第1期116-124,共9页张家铭 
容庚是近代中国著名学者和金石书画目录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容庚学术丛书》包含了丰富的学术著作,其中《丛帖目》作为容庚对书帖文献的汇总,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目录学成就,标志着中国近代书法目录学体系的萌芽。它在总结中国古代帖学...
关键词:容庚 《丛帖目》 书法文献 目录学 
明代丛帖标题与刻款版式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3年第5期69-76,共8页于博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明代刻帖研究”(项目编号:14CF121)。
明代丛帖普遍编刻有标题与刻款,其版式兼顾实用与审美,相较于宋、元丛帖,更新颖、清晰、醒目、整饬、规范、美观。丛帖的学术性亦得到了提升。明代丛帖标题与刻款的书体丰富,篆、隶、楷、行、草五体俱全;卷标题的书体多为隶书或篆书,刻...
关键词:明代 丛帖 标题 刻款 版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