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根联

作品数:2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罗京张学军李少维徐标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东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税收征纳》《税务(辽宁)》《审计与理财》《农村财务会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流失18年的576元去哪儿了?
《农村财务会计》2018年第1期27-28,共2页颜清清 
“核查组太给力了,不见了18年的发票都能被你们找回来。看来,核查真是动真格的!”近日,在浙江省玉环市基层信访举报核查结果通报会上,给我们出“考题”的海山乡小青村村民金三妹竖起了大拇指。事情还得从6年前说起,那年小青村开展村级...
关键词:村级财务审计 村集体资金 信访举报 核查 通报会 浙江省 大拇指 存根联 
一张票据牵出的贪污案
《审计与理财》2013年第11期13-13,共1页宗佩群 
在某一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中,我们按程序一步一步履行法律职责,当审计实施到该单位收入账户时,发现其中一笔预算外收入单据在备查存根联中没有反映。为此,我们对该单位报账员进行咨询了解,一开始他闭口不说,总说时间长记不请,后来又说...
关键词:贪污案 预算外收入 票据 经济责任审计 法律职责 审计实施 存根联 单位 
探寻“小金库”的五种方法
《审计文摘》2009年第10期73-73,共1页宋健 曹红珍 续芬 
一是对自制收据进行重点审核。目前仍有一些单位违规使用自制收据收取经营性收入、车辆和办公设备等变价收入.且未将其缴入财政专户。此时,要对自制收据的存根联跟记账联进行逐一核对,看有无存在收入未入账的情况。另外。要对会计凭...
关键词:“小金库” 经营性收入 违规使用 财政专户 办公设备 会计凭证 收据 存根联 
审查经济案件舞弊十技巧
《审计文摘》2009年第8期74-74,共1页王金秀 
一、针对收入不入账、多收少记或少付多记的验证核对法。此类情况通常发生于财会制度不健全的单位.特别是开票与收款同属于一人。其查账技巧是.应将所有已使用过的发票和收据的存根联都收集起来.检查号码是否连续,有无缺号、缺页以...
关键词:经济案件 舞弊 审查 存根联 财会制度 核对法 收据 发票 
加强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建议
《商业会计(上半月)》2009年第4期62-63,共2页徐标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一)会计核算不规范。 1.填制和取得原始凭证不规范。填制原始凭证没有做到要素齐全,金额数字填写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大小写不统一。开出的票据没有及时入账且在票据存根联标注记账凭证号。一式几联...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高校 原始凭证 会计核算 记账凭证 存根联 填制 票据 
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的查证方法
《审计文摘》2008年第8期79-80,共2页王海峰 张国强 
一、翻阅凭证法。主要通过翻阅被审计单位的原始凭证,发现问题的蛛丝马迹,从而来查证“小金库”。一是翻阅凭证,如发现被审计单位使用非正规票据,将非正规票据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并按票据号排序,审查票据是否连号,如果不连号,则要...
关键词:“小金库” 行政事业单位 查证方法 被审计单位 原始凭证 单位使用 存根联 票据 
国美税务风波
《新财经》2008年第7期40-40,共1页
国家税务总局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门针对国内三大家电巨头增值税存根联滞留票的核查行动,这次核查对象主要是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1月30日期间,有存根联滞留票的国美、苏宁、大中所属461家电器零售企业。
关键词:国家税务总局 国美 风波 零售企业 存根联 增值税 大家电 核查 
巧破借用注销企业发票逃税案
《税收征纳》2008年第3期26-27,共2页朱秋明 
"受惊的鱼是不会上钩的,在查处偷税案件的时候,一定要讲究策略,把握时机,避免打草惊蛇"。某地税局稽查人员在查处某机械化运输公司利用开具大头小尾发票、少列收入偷税案件时,就恰当地把握了各种时机,让这起利用已"死亡"企业发票逃税案...
关键词:发票 记账联 大头小尾 存根联 收入 原始凭证 财政管理 税收管理 纳税检查 偷税案件 企业管理 企业 
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滞留票管理
《中国税务》2007年第5期46-47,共2页华伟 
存根联滞留票是指销货方纳税人已进行纳税申报而购货方纳税人超过90天未到税务机关认证抵扣进项税,稽核系统内有存根联数据而无相对应抵扣联数据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关键词:增值税专用发票 管理 税务机关 纳税申报 稽核系统 纳税人 存根联 抵扣联 
偷税与反偷税的措施
《中国市场》2006年第27期43-45,共3页向兆礼 黄若男 
偷税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 使用隐瞒、欺骗等非法手段,不按规定缴纳税款的行为。认定其行为是否构成偷税主要从主观上、客观上和行为产生的结果来判断,即主观上是“故意”。
关键词:偷税行为 金额 发票管理 存根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