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子叶节

作品数:66被引量:26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文滨王丕武曲静邱丽娟关淑艳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种子》《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植物细胞工程综合性实验设计与实践——以“大豆子叶节毛状根的诱导与培养”实验项目为例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年第3期45-49,共5页孙勤富 吴健 卢盼盼 陆盈盈 张彪 王幼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901504)。
为了适应国家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的变化,扬州大学植物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团队设计了以科研课题为依托的植物细胞工程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适应性。将科研方法和内容设计为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成就感,...
关键词:植物细胞工程 教学改革 综合性实验 毛状根 
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受体体系的优化被引量:2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657-663,共7页鲁中爽 史安迪 刘思言 李广隆 刘金凤 关淑艳 曲静 
吉林省科技引导计划项目(20180312006ZG);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JJKH20210350KJ);吉林农业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8,2021);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0201168JC)。
以大豆品种"JN18、JN28、JN54"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种子萌发以及子叶节不定芽诱导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期对大豆的遗传转化受体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选择大豆品种"JN28"经次氯酸钠溶液灭菌10 min,接种于0.2 mg/L 6-B...
关键词:大豆 不定芽诱导 正交试验 发芽率 诱导率 
宁镇1号大豆子叶节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第15期21-22,112,共3页黄丽燕 顾安乐 周玉丽 
选用宁镇1号大豆子叶节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外植体消毒时间、不同激素浓度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宁镇1号大豆用0.1%HgCl2消毒最适时间为12~16min,不定芽诱导最适的6-BA和TDZ浓度分别为2.0mg/L和0.1mg/L,最适的6-BA...
关键词:大豆种子 子叶节 不定芽 再生体系 
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研究被引量:6
《大豆科学》2018年第4期531-538,共8页李冬梅 陈薇 李永光 李文滨 
东北农业大学青年才俊项目(17QC01);抗逆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专项(2016ZX08004-002)
为了提高大豆转化效率,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选择了4个代表性基因型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以子叶节和丛生芽GUS瞬时表达率为指标,优化了大豆遗传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侵染阶段分别进行超声波和抽真空辅助处理,GUS染色显...
关键词:农杆菌介导 大豆子叶节 超声波 抽真空 
纳米材料钼对大豆子叶节诱导的影响被引量:1
《种子》2017年第7期45-47,50,共4页张华雪 张炜坤 赵恢 张小芳 东方阳 李桂兰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4ZX 0800404B);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 2014407051;C 2016407100)
为提高大豆子叶节转化效率,以豫豆2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20,40,60mol/L)纳米材料钼(Mo)对大豆子叶节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钼对出芽、抽茎和生根都有促进作用,在0~40mol/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40mol/L时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纳米材料  大豆子叶节 
抗盐基因Gm01g04890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研究被引量:6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期46-51,共6页柯丹霞 熊文真 彭昆鹏 李祥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213);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15);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510477023)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方法,将转录因子HD-Zip家族基因Gm01g04890分别导入测序品种Willimas 82(W82)和小粒豆品种东农50(DN50)两种大豆品种的子叶节中.探讨了种子萌发时间、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条件、共培养时间和乙酰丁...
关键词:大豆 子叶节遗传转化 HD-Zip家族 抗盐基因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转化法外植体选择新方法被引量:3
《大豆科学》2016年第5期723-729,共7页王爽 郭兵福 张丽娟 郭勇 金龙国 杨慧 邱丽娟 
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4ZX08004-001)
大豆遗传转化一直是植物转基因领域的难点之一,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法是大豆遗传转化最常用的方法,靶细胞与农杆菌的互作是该方法的关键环节,而外植体的状态是影响靶细胞活力进而影响外植体对农杆菌敏感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中黄10、...
关键词:外植体状态 瞬时表达 萌发时间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研究被引量:4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3期86-90,共5页皮照兴 廉玉利 李依娜 崔唱 杨楠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L2013431)
大豆遗传转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为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通过实验确立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条件.实验利用含有pCAMBIA3301质粒的农杆菌LBA4404对辽豆-45子叶节进行了侵染,对消毒方法、草铵膦浓度、侵染浓度、侵染时间...
关键词:大豆 子叶节 农杆菌介导 二次消毒 遗传转化 
多胺诱导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的机理研究被引量:2
《大豆科学》2015年第6期1006-1010,共5页高凤鸣 胡文婷 苏国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467)
以栽培大豆幼苗子叶节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多胺氧化降解产物H2O2在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丛生芽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5 mmol·L-1时3种外源多胺(Put,Spm和Spd)都能显著促进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丛生芽,其中Spd的作用最显...
关键词:大豆子叶节 过氧化氢 多胺氧化降解 丛生芽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影响因素的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2015年第12期91-96,共6页杨晓倩 李桂兰 刘晨光 董秋平 张锴 乔亚科 
转基因重大专项(2014ZX0800404B)
为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采用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方法,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共培养阶段浸染液浓度及外界培养条件(共培养温度和天数)和培养基添加物对转化效率和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浸染液OD600=0.5的诱导率最高,共培养温...
关键词:农杆菌介导 大豆子叶节 共培养 单壁碳纳米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