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复合污染

作品数:90被引量:72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自发王跃思辛金元赵天良潘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气PAN污染及与臭氧和PM_(2.5)关系的研究进展
《环境科学研究》2025年第3期447-459,共13页孙美 乔雪琪 王逸飞 崔嘉楠 张剑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C0212400)。
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化学污染物和指示剂,同时也是氮氧化物(NO_(x))的关键储库物质,在低温条件下可以长距离传输,并在高温条件下分解释放NO_(x)和自由基,从而影响NO_(x)循环和大气自由基的转化。PAN与臭氧(O_(3))和...
关键词:大气复合污染 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臭氧 PM_(2.5) 协同防控 
大气环境研究所
《上海环境科学》2024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支撑环境管理中心工作、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应用,多年来,大气所坚持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提能的科学理念,为大气环境管理提供决策建议。目前,已形成了一套服务于上海、长三角和全国的以大气复合污染“成因-溯源-防控-评估”为核心...
关键词:大气环境管理 大气复合污染 移动源 决策建议 成果转化应用 科学理念 智慧化 支撑环境 
唐山市PM_(2.5)和O_(3)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协同影响被引量:2
《环境科学》2024年第8期4385-4397,共13页韩力慧 兰童 程水源 王迎澳 齐超楠 田健 王海燕 韩登越 王慎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3203);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0302-01)。
通过采集唐山市2015~2021年7年间大气污染物PM_(2.5)、O_(3)、SO_(2)、NO_(2)CO浓度,以及气象要素温度(T)、相对湿度(RH)、风速等相关数据,结合相关性分析和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技术,分析研究了唐山市近7年间PM_(2.5)和O_(3)不同时段的变...
关键词:PM_(2.5) O_(3) 协同作用 复合污染 气团传输 
粤港澳珠三角区域大气复合污染趋势及人群健康效应被引量:2
《环境科学研究》2024年第6期1378-1388,共11页李晨 王佳燕 赵辉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No.2020M681157)。
准确评估空气污染对健康的风险是当前大气环境领域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利用2015−2019年粤港澳珠三角区域细颗粒物(PM_(2.5))浓度和臭氧日最大8 h平均浓度(MDA8 O_(3)浓度)的观测数据,研究了其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及对人体健康的影...
关键词:大气污染 O_(3) PM_(2.5) 健康影响 粤港澳珠三角区域 
黄河三角洲地区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与VOCs来源解析被引量:6
《环境科学研究》2024年第3期439-454,共16页宁倩 贺美 纪元元 尹浩 李吉东 尚凡一 张珂 杨勇建 李红 高锐 庄思源 
东营市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防控示范研究(No.DQGG20212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2023YSKY-14)。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区域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和成因,本文利用2021年和2022年夏秋季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滨州市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连续观测数据及常规污染物数据,识别对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大气复合污染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 来源解析 
四川盆地天气型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被引量:1
《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1期86-101,共16页刘甚蓝 王艳 徐婷婷 万超悦 彭卓豪 姜舒荞 
四川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No.2023NSFSC0746)。
利用ERA5再分析数据和污染物数据,根据T-PCA客观天气分型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2015—2020年天气分型及其对PM_(2.5)和臭氧污染的影响.天气分型包括西风槽前部型(SWP1)、西部低涡型(SWP2)、弱低压型(SWP3)、北部高压型(SWP4)、均压场型(SW...
关键词:天气型 四川盆地 PM_(2.5)和O_(3)复合污染 
基于气象条件指数的我国重点区域PM_(2.5)和臭氧复合污染气象影响评估被引量:6
《环境科学》2023年第12期6433-6440,共8页杨欣 杨元琴 李红 高健 牛军捷 储王辉 刘世杰 陈义珍 何友江 赵妤希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2021101,DQGG202138)。
气象条件变化对复合污染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基于PM_(2.5)和O_(3)不同的污染形成机制,利用污染气象长期观测数据,分别采用统计运算和深度学习方法,构建了PM_(2.5)和O_(3)气象条件指数,形成以气象条件指数开展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气象特...
关键词:气象条件指数 大气复合污染 双高 定量评估 气象差异剔除 
江苏省颗粒物激光雷达组网在一次复合过程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环境监控与预警》2023年第5期30-35,共6页万学平 季群 华天星 徐妍艳 卢亭亭 
2021年度“太湖之光”科技攻关(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项目(C20211005)。
基于2022年9月5—11日江苏省发生臭氧连续超标,细颗粒物(PM_(2.5))浓度同步上升的一次典型复合污染过程,利用颗粒物激光雷达组网对江苏省6个城市的大气垂直剖面进行了连续监测,并结合近地面污染物浓度和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分析了此次污染...
关键词:颗粒物激光雷达 大气复合污染 消光系数 江苏省 
四川省重点城市PM_(2.5)-O_(3)复合污染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被引量:3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期244-252,共9页鲍冰逸 李友平 文烨 罗静 钟心宇 史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6002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J30475);吉首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JGY2022074)。
为探究四川省PM_(2.5)和O_(3)相互作用演化的多尺度效应,并阐释PM_(2.5)-O_(3)复合污染事件发生及演化的动力机制,应用去趋势互相关分析(DCCA)对2015—2021年四川省15个重点城市高浓度的PM_(2.5)和O_(3)质量浓度数据进行分析。首先,PM_(...
关键词:细颗粒物 臭氧 大气复合污染 自组织临界 去趋势互相关分析 
近年山东德州PM_(2.5)和O_(3)相互作用的季节变化及其机理分析被引量:6
《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第8期248-256,共9页付卫康 赵天良 燕莹莹 杨清健 常嘉成 梁丁元 张郁青 朱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22YFC370030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2075186,41830965,42275196)。
为全面认识减排过程中华北平原城市大气复合型污染变化特征,本文利用最近6年(2017-2022)山东省德州市环境-气象监测资料,分析关键大气复合污染物PM_(2.5)和O_(3)的季节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探究东亚季风气候背景下冬夏季PM_(2.5)和O_(3)的...
关键词:大气复合污染 PM_(2.5)和O_(3)相互作用 大气氧化性 华北平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