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癌

作品数:504被引量:1826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管冬元方肇勤吴孟超白咸勇欧超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NF-κB的表达被引量:1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1年第5期457-460,共4页李京敏 李笑岩 宁巍巍 王东 白咸勇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01BS51)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大鼠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的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NF-κB的动态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DEN诱发的肝癌为肝细胞癌,诱癌率为100%,大鼠肝癌癌变过...
关键词:NF-ΚB 肝癌发生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1年第3期266-269,共4页白咸勇 贾秀红 刘希琴 刘同慎 成令忠 
为了进一步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 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 ,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表达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
关键词:大鼠 肝癌发生过程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Bax蛋白在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4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0年第3期269-271,共3页刘同慎 刘希琴 白咸勇 成令忠 
通过动态观察 Bax蛋白在实验性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肝细胞的表达 ,探讨 Bax蛋白与肝癌发生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用 DEN饲喂大鼠 ,分别于第 4、 8、 12、 16、 18周处死大鼠 ,取其肝脏 ,石蜡切片 ,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正...
关键词:表达 肝癌发生 BAX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p53的突变和甲胎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7年第2期71-75,共5页白咸勇 贾秀红 成令忠 顾云娣 童蓓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和PAP法,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突变型p53蛋白(mp53)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中的表达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显示:(1)DEN诱发大鼠肝癌发生率为100%;(2...
关键词:大鼠 肝癌发生 P53 甲胎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yclin)的表达被引量:2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6年第3期255-258,373,共5页白咸勇 成令忠 顾云娣 刘希琴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ABC法,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发生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肝组织中仅见极少数PCNA阳性肝细胞,阳性率为0.08%,随着诱癌进程发展,大鼠肝...
关键词:大鼠 肝癌发生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γ-GT活性定量研究被引量:3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5年第2期196-200,共5页冯振卿 李晶阁 印虹 徐秉栋 郭振祥 
采用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作为启动剂结合部分肝切除的短期诱癌实验模型,应用图像分析法测定肝癌癌前病变内γ-谷氨酸转肽酶(γ-GT)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发现Ⅰ组(DEN+PB)γ-GT活性高于Ⅱ组(D...
关键词:图像分析 肝肿瘤 二乙基亚硝胺 γ-谷氨酸转肽酶 苯巴比妥 大鼠 
肥大细胞在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4年第2期145-148,196,共5页许翔 阮幼冰 郑清平 武忠弼 
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及形态测量等方法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肿瘤过程中肥大细胞(MC)对肝细胞生化代谢、细胞核及核仁组成区(NOR)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肝细胞葡萄糖6磷酸酶(G-6...
关键词:肥大细胞 肝细胞 纤维中心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第1~2卷(1992~1993年)文题索引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3年第4期355-358,共4页
关键词:文题索引 细胞化学 大鼠肝癌 大蒜油 腹腔巨噬细胞 实验性胃溃疡 免疫反应 脱氢酶活性 脑微血管 小鼠胸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