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保护与利用

作品数:126被引量:36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朝枝王英华徐旺生董友庆闫春雷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建筑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江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交旅融合背景下交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世界文化遗产悬泉置遗址景区开发为例
《交通企业管理》2025年第2期34-36,共3页仲鑫 刘涛 常承宗 
交通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社会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呈现。交旅融合作为交通与旅游深层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交通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悬泉置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保存...
关键词:交通文化遗产 悬泉置遗址 交旅融合 保护利用 共享发展 创新产品 
2023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综述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4年第1期352-359,共8页李佳慧 
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社科规划一般项目“黄河流域出土元代碑石所见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项目编号:23NXBZS01)阶段性成果
2023年12月8—9日,由宁夏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2023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在宁夏银川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50余篇,选题涉及丝绸之路历史与文献研究、丝绸之路文物与遗址研究、文化...
关键词:会议综述 丝绸之路 文化遗产 产学研用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新空间的发展路径探索
《群文天地》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黄启荣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新空间的发展需要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文化创意产业规划与设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等多种学科和专业知识,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文化元素、旅游资源等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确定新空间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本...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地理信息系统 文旅融合 发展路径 城市空间结构 专业知识 定位和发展 遗产保护与利用 
肇庆古城墙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
《东方娱乐周刊》2024年第10期0092-0094,共3页解凡 
肇庆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现存 300 多座重要文 物遗迹,其中最为宏大的建筑便是宋代城墙。这座古城墙是 广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建筑之一,也是极为难得的宋代 砖砌城墙。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古城墙在人们...
关键词:宋代 城墙 肇庆古城墙 保护与利用 旅游 
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十堰市第二汽车制造厂为例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36-40,共5页王雪梅 孟尧尧 
2024年十堰社科思想库“中国二汽”工业遗产本体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研究(sysk2024027);现实与挑战:十堰市申报国家工业遗产策略研究(sysk2024056)。
第二汽车制造厂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工程、中国汽车骨干企业之一,承载着丰富的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工业发展需求,大量厂房搬迁至工业新区,老厂房废弃。虽然十堰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对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和保护,...
关键词:三线建设 第二汽车制造厂 工业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线路视野下中国东北中东铁路南支线军事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被引量:1
《石材》2024年第2期8-11,共4页莫畏 王紫荆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形态构成与保护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078238)。
中东铁路南支线上现存丰富的建筑遗产,其中军事建筑是较为特殊的一类,类型丰富,价值突出,但因为多种原因,大量军事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如何延续历史文脉,对南支线的军事建筑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利用迫在眉睫。文章以文化线路...
关键词:文化线路 中东铁路 南支线 军事建筑 保护与利用 
基于图式语言理论的马尔康市嘉绒藏族聚落空间研究——以直波、松岗、代基为例
《建筑遗产》2023年第4期18-24,共7页李军环 张耀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4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3YJC760165)。
文章选取马尔康市直波村、松岗村、代基村3个典型的嘉绒藏族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以图式语言为理论基础,通过提炼并总结空间格局的图式语言来解释聚落空间形成、演变的原因。研究发现:(1)聚落整体空间格局呈现“宗教空间—连接空间—居...
关键词:图式语言 嘉绒藏族聚落 空间格局 遗产保护与利用 
黔中访古记·赤水河上的古桥
《贵州文史丛刊》2023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娄清 
2014年11月下旬,因参与“西南地区线形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题研究,为深入了解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的“仁岸”行盐古道,调查组一行专程前往赤水进行实地考察。18日,调查组一行专门考察赤水河沿岸的古桥,包括夹子口附近的长春桥、丙...
关键词:川盐入黔 行盐 赤水河 遗产保护与利用 古桥 西南地区 访古 长春桥 
第三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图选
《岭南文史》2023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红色研学视角下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路径研究被引量:2
《文化软实力研究》2023年第4期110-120,共11页丁小珊 
三线工业遗产既承载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厚重的三线建设史,又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道路艰难的发展历程,其本身具有的红色属性契合了红色研学的时代之需、内容之需、形式之需。因此,广泛深入开展红色研学是三线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
关键词:红色研学 三线工业遗产 利用路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